Go to contents

[觀點] Factive

Posted April. 04, 2003 22:03   

한국어

1980年3名科學家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創立了叫“安進(Amgen)”的企業。在此後10年間這一公司只專注於研究。銷售額理所當然是零。這一企業的第一個産品是1989年推出的治療貧血的藥劑,叫“紅細胞生成素(Epogen)”,之後又推出了抗癌助劑“Newpogen”。僅以兩個産品,Amgen在短時間內成長爲世界第一位的生物化學企業。去年還以110億美元(約13千萬7000億韓元)合併了世界第三大生化企業 - Emunex。接手前的市價總額爲595億美元(約74千萬億),年稅後淨利潤超過10億美元(約1千萬2500億韓元)。靠兩個産品成長爲國際性企業的Amgen的歷史是展現新藥的經濟暴發力的代表性例子。

▽ 據美國制藥協會的消息稱,要想開發一個新藥,平均需要10年的時間,並需要8億美元的研究開發費。本來費用就高,所以國際性的跨國制藥企業一般都採取共同開發或合併具備新藥候選物質的企業的戰略。但就算開發新物質,經過動物實驗後以人作爲物件通過臨床1,2,3期實驗而成爲新藥的可能性也只有5000~1萬分之一。但一旦開發成功,所收回的補償將是天文數字。據說一個新藥至少形成50億美元的世界市場。所以新藥被稱爲“高附加值産業之花”。

▽ 雖說韓國有100年的制藥歷史,但新藥開發卻是在1987年引進《物質特許制》後才開始。國內最早的新藥是1999年SK化學開發的抗癌劑“Sunpla”,它替代了一次用量高達50萬韓元的進口抗癌藥而取得了年80億韓元的替代進口效果。之後SK化學陸續開發出新的産品,至今已有8個新藥推向市場。但這些只能在國內使用,不能銷往國外。因爲制藥公司規模小,無法承擔在國外通過臨床實驗並得到銷售許可爲止所需的相當大的經費。

▽ 據悉LG生命工學開發的第四代奎諾龍(quinolone)類抗生劑“Factive”即將得到美國食品醫藥局(FDA)的批准。也就是說即將首次擁有一直當成外國故事的世界性新藥。由於開發本身非常難,因此在FDA註冊並保留新藥的國家只有9個。如此一來,韓國將成爲第10個。如果能像預期的那樣得到FDA的批准,LG預計用此藥可創造年5000億韓元的銷售額與800億韓元的淨利潤。讓我們對於90年開始開發,途中突破組長因癌症死亡等種種難關,終於在第12年寫下韓國制藥史里程碑的開發組給予掌聲吧。

評論員 金相榮 young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