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國內製造企業“脫離韓國”令人堪憂

Posted August. 22, 2002 22:38   

한국어

據調查顯示,由於衆多國內製造企業爲尋找投資處紛紛走向海外,國內産業的空洞化現象正迅速蔓延。

22日,據産業研究院(KIET)通過網路針對國內4313家製造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20%的企業目前在向海外進行投資,而有26%的企業正計劃要向海外投資。而其中有47%的企業表示在向海外投資後,縮減或中止國內生産。相反,表示將保持原狀的企業僅達到了30%。

國內企業之所以如此熱衷於轉向海外,爲開拓海外市場和減少費用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國內不必要的規定限制和出口引起的通商磨擦也成爲一個重要因素。

據KIET判斷,若製造企業“脫離韓國”的現象繼續,會引發雇傭減少等嚴重問題,所以準備相應對策已迫在眉睫。

實際上在此次接受問卷調查的企業中,足有66%的企業表示,將階段性地裁減雇傭人員或會自動縮減,而表示維持原狀的企業僅達25%。

此外,過去由於進入海外市場的國內企業有一半以上是使用國內配件,所以還曾起到部分“誘發效應”,但估計今後將大幅減少。

海外具有生産法人的企業使用韓國境內生産的配件計劃如下:△“增加”仍停留在18%水平上,△“縮減”爲36%,△維持原狀爲38%。相反,在使用當地配件的計劃中,“增加”和“維持原狀”及“縮減”分別爲49%、44%及7%。

在國內各企業正在向海外進行投資或希望向海外投資的地區中,中國佔據34%,據最高比例,其次是東盟(25%)、北美(15%)。

而進入海外法人的投資資金籌措來源,大部分企業表示在母公司(48%)和韓國國內(9%)進行,此外還有7%的企業表示在當地的韓國銀行籌措,故純粹的當地籌措僅達到了13%。

KIET産業動向分析室室長樸重球表示:“隨著海外投資現象的增加,走向海外企業的國內生産和雇傭人數已大幅減少。”,“不過,海外投資也有可能使韓國國內的新型事業領域提前成長,並能從海外法人處産生對設備或配件等的新的需求。”



具滋龍 bonh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