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中國怒斥‘中國威脅論’

Posted August. 02, 2002 22:28   

한국어

面對最近美國重彈‘中國威脅論’,中國表現出極其敏感的反應。

提出中國威脅論的直接契機是上個月12日美國國防部向議會提出的《中國軍事力報告書》。

自報告書發表以後,中國當局與輿論幾乎天天進行反駁,說“中國威脅論是邪惡的陰謀。這對中美關係的發展絲毫沒有益處”。

▽中國的反駁:官方新華通訊於1日人民解放軍建軍75周年紀念日上說“中國威脅論是根據冷戰思考而做的虛構”,並主張“中國已向全世界闡明將永遠不追求霸權,也不會與任何國家結盟”。

此通訊說“人民解放軍的軍事戰略立足於防禦概念,而武器也只是爲了滿足防禦作戰”,並強調“去年中國國防費用爲國內生産總值(GDP)的1.49%,這不過是國際平均(2.6%)與發達國家(3%)的一半,特別是與美國、日本相比,分別只占他們的19分之1和2分之1”。

《人民日報》發行的國際問題專刊《環球時報》於1日說“中國威脅論就像過去每每在中美關係出現好轉時的‘拿手菜’一樣毫無新鮮感可言”,並主張“這是具有親台傾向的美國保守右翼勢力爲阻止兩國關係的發展而不斷發難”。

在此之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于上個月16日通過定期新聞吹風會對此評論說:“美國國防部的報告書是充滿了冷戰維的邪惡的報告書”。

▽ 中國的解釋背景:美國布希政府執政初期就將中國定爲戰略競爭關係,隨後最近又以反恐戰爭爲由,在世界範圍內擴大軍事介入的情況下再次提出中國威脅論,中國對此感到相當大的負擔。

中國認爲中美關係的惡化稍有不慎就會有導致外交孤立的危險,且對經濟發展也毫無幫助。特別是中國軍隊的現代化讓更多的人認爲是引起臺灣海峽緊張局勢的主要原因,中國擔心這種認識的擴散會唆使最近在臺灣刮起的獨立風。

因此,中國好像認爲與美國對立還不如通過外交說服與解釋、對國際問題做出有限的讓步與合作等來維護中美關係是最佳選擇。

美國國防部的報告書上寫道:“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是爲了強制合併臺灣,除去美國介入”,並評價“中國軍隊現代化的主要原因在於準備對應臺灣海峽有可能發生的衝突”。該報告書指出中國正增加電子戰、秘密飛機、巡航導彈、直升機等的攻擊比重,且致力於開發移動式及新型潛水艇發射洲際彈道導彈(ICBM)。報告書特別指出中國一年的總軍費支出估計在650億美元,而到2020年左右有可能再增加3~4倍左右。



yshwa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