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國際刑事法庭今日起具有法律效力,美、中、俄未參與其中

國際刑事法庭今日起具有法律效力,美、中、俄未參與其中

Posted July. 01, 2002 20:59   

한국어

▽什麽是ICC(國際刑事法庭):這是對反人道主義罪行進行處罰的人類最早的常設法庭,就這一點來講頗具歷史意義。在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立的紐倫堡法庭和東京法庭以及近來對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進行審判的南斯拉夫戰犯法庭都是ICC的“前輩”,但都只是暫時機構。

4月份設置ICC的《羅馬條約》的生效基準(批准國在60個以上)得到滿足,ICC自1日起具有法律效力。98年,共有139個國家在《羅馬條約》上簽字,迄今爲止已有69個國家完成了批准程式。ICC將設在南斯拉夫戰犯審判所所在地荷蘭海牙,審判所大樓將於2007年竣工,目前正在對建築設計進行招標。

ICC將在選拔出18名任期長達9年的審判官以及檢察官、調查官之後,從明年初展開工作。爲此,9月份將在海牙召開參與國會議,爲成立ICC討論預算分擔、構築行政體系、審判官選任等問題。預計對審判官進行推薦的諮詢委員會也將成立。

爲了避免“主權侵害”的聲浪,ICC在起訴物件所屬國家拒絕處罰或無法處罰時才開始進行審判。即使起訴物件所屬國家沒有參加ICC,如果在ICC參與國內犯下罪行,ICC仍舊擁有管轄權利。

▽餘下的課題:應當緩和同美國的磨擦。美國稱,在海外行動的維和部隊等本國國民很有可能因政治性目的被劃爲戰犯,所以要求ICC賦予美國維和部隊免責權。美國甚至威脅,如果不接受這項建議,將削減在維和部隊預算中達到27%的本國的分擔資金,並撤出維和部隊。但是15個會員國全部支援ICC的歐盟稱:“這有損ICC的精神”,斷然拒絕了美國的要求,意即不允許美國獨享特權。歐盟認爲,不必說ICC規定,即使是在聯合國規定中,也是以本國自行處罰維和部隊爲原則,所以美國根本沒有反對的理由。

ICC的局限還在於,美國、俄羅斯、中國、阿拉伯等國都未參與其中。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伊拉克、土耳其甚至沒有在規定設置ICC的《羅馬條約》上簽字,而埃及、伊朗、俄羅斯、以色列拒絕批准ICC,韓國和日本也沒有批准。所以有人提出,美國和日本等主要資金提供國沒有參與會導致財政上的不穩定。



havefu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