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橫說豎說]隔世之感

Posted March. 05, 2001 19:48   

한국어

日本歷史教科書提起“ 隔世之感”這句話還不到10年。 1992年初﹐前任總理宮澤喜一在日本眾議院提出了“隔世之感”。之前﹐他在韓國國會發表演講說時強調﹐對慰安婦問題表示衷心的道歉﹐日本應正確的繼承歷史﹐以免后代重蹈覆轍。這是日本總理首次表示的明確立場﹐值得肯定。

-以後﹐日本教科書(實務出版社)刊登了宮澤喜一的演說內容。從他在韓國的演說﹐到眾議院的演講﹐考慮到鄰近國家的具體情況﹐甄別標準有了變化。想起過去﹐這是隔世之感。

按照歪曲的歷史觀﹐日本經常狂妄地說﹐對韓國和中國的侵略統治﹐是為保護日本本國的存亡。與過去日本說的亞洲解放戰爭﹐並對受害國也有幫助這種話相比﹐當然是隔世之感。

- 不過﹐歷史教科書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只是把“侵略”改稱為“進出”﹐把獨立萬歲運動形容為“暴動”。日本的知識分子們也曾對宮澤喜一的發言感到憤怒。

新聞作者安江良介對放棄歷史現實的政府“Sabotage”和日本的國民精神表示遺憾。他們批評說﹐鄰近國家敦促日本反省過去﹐日本國內的一些勢力也主張改變態度﹐但日本政府的立場還是沒有任何變化。

- 今天﹐“隔世”10年即將過去﹐日本的歷史教科書又要走回頭路﹐這似乎是在重談“在列強帝國主義風靡時代﹐日本搶走少部份有什麼不好﹖”的老調。在此情況下﹐文部科學省說﹐已經盡力而為了。森喜朗總理還說﹐正在甄別中﹐何必泄漏內容﹐引起了麻煩。這充份體現了1992年以前日本政府採取的“Sabotage”手法。

我們只能從日本一些知識分子的自省之聲中看出日本的國民精神。日本沒有一個總理培訓過能夠領導21世紀的后代。這簡直是隔世之感。

金忠植 / 本報論述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