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令人惋惜!韩国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系消失

Posted May. 13, 2024 07:49   

Updated May. 13, 2024 07:49

한국어

最近在法国巴黎,中国国策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召开学会,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是为了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而进行国事访问之前,巩固两国的友好关系。与会者们纷纷表示,中国在巴黎市中心举行这样的活动,令人惊讶。因为法国等欧洲国家认为中国“生产过剩”,正在提高进口壁垒。

为冰冷的两国关系注入暖风的学会是由两国的语言学家们准备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起筹备学会的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有很多中国专家。 从头发花白的元老级学者到30、40多岁的年轻博士生,各年龄层分别登上了讲台。20世纪70、80年代在北京教授法语的一位女学者在发表中流露出关注中国剧变期的感想和热爱。另一位法国华人学者表示“我们对合作持开放态度”,表达了强烈的交流意志。他们是在法国和中国之间发生纠纷时,向媒体和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

看着这个现场,最近在韩国法语语言文学系等外语文学系消失的消息更加令人惋惜。因为在这些学科中培养的学者们起到了拉近韩国与欧洲距离的民间外交官的作用。特别是德成女子大学决定从明年开始破例同时取消法语语言文学系和德语语言文学系。这种现象正在毫无顾忌地扩散。早在2009年,东国大学就关闭了德语语言文学系。2005年,建国大学将德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合并为“欧盟文化信息专业”。

部分大学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该领域的学者就不能培养出来。但是,随着学生深入学习的地方减少,与其他热门学科相比,变得稀少或消失的可能性更大。

这些学者不只是单纯地研究语言文学。他们也是对德国和法国了如指掌的地区专家。韩国政府卷入与德国或法国的纷争时,这些专家可以从对方国家的观点出发,寻找好的解决方法。对于进军该地区的企业来说,他们可以帮助了解地区,成为开拓市场的尖兵。

再加上贸易纷争和供应链危机等重大世界悬案与过去相比,各地区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变得更加复杂。为了解决相关问题,需要对各个地区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远离我们的地区的研究有时会得出有创意的替代方案。但是,国内学界却与这种趋势背道而驰。最近采访中见到的国内某私立大学校长表示:“各大学在教授聘用和学问研究上过于依赖英美圈,缺乏多样性,正在反省。”

对冷门学科进行结构调整的大学也会面临很大的苦衷。因为学龄人口减少,大学财政萎缩,但这种学科几乎没有需求,无法赚钱。但是,大学在提供符合需求的人才的同时,还应起到创造日益枯竭的需求的作用。当然,为了让这些大学保持学问的多样性,政府也应该大力支持。

巧合的是,欧洲正试图增加与韩国学者的交流。随着韩流的崛起,人们对韩国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再加上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希望培养能够代替中国销路的韩国专家。可以说,现在正是与欧洲的交流条件成熟的时期。希望韩国学界不要错过以更广阔的观点和长远的合作接近欧洲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