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爱就能达成和解吗?

Posted April. 01, 2025 07:49   

Updated April. 01, 2025 07:49


根据前苏联反体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2008年)的回忆,他的父亲在学生时期很尊敬列夫•托尔斯泰。有一天,父亲好不容易见到了托尔斯泰,他问大文豪。“要消除矛盾,该怎么办呢?”“请爱吧。”“即使对方讨厌我,想伤害我呢?”托尔斯泰的回答始终如一。“请爱吧。”

索尔仁尼琴对托尔斯泰纯真的爱打令念念不忘,托尔斯泰的绝对博爱主义在殖民地朝鲜赢得了青年的欢心。但是,日本帝国主义不可能因此而感动和反省。失望的青年们走向了极端。独立运动家金山在《阿里郎》中说,大部分义烈团员都曾经是托尔斯泰主义者。

如果个人想维持相互爱戴的和睦的关系,就要理解对方的立场,并保持关怀尴尬局面的态度。如果连对方的缺点都爱的话,会成为受到称赞的恋人。

但如果是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如果一个国家知道并充分理解对方的状态和弱点,如果他是强者,就会选择进攻,而不是和解与爱。国家间的和平靠力量均衡来维持。欧洲国家表示将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但如果西欧国家有足够的军备和威慑力,当初俄罗斯也就不会发动乌克兰战争。

与特朗普在去年的大选过程中声称“(如果当选)将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不同,双方似乎很难达成协议。不仅没有和解,反而互相打出强硬牌,希望一方屈服。现在不是担心他国战争的时候。韩国社会也别说相互理解,甚至面临力量和愤怒的江河。大家都很担心,只有那些权力上瘾的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