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海外公共投资失败事例屡见不鲜,耐得住才能打开新市场

海外公共投资失败事例屡见不鲜,耐得住才能打开新市场

Posted February. 15, 2025 07:17   

Updated February. 15, 2025 07:17

한국어

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北方向58公里的昂盖大坝。该水坝供应马尼拉一带98%的自来水,还生产可供约70万人使用的电力。1967年日本竣工的该设施,菲律宾政府根据2010年公共基础设施民营化政策进行了国际竞争招标,韩国水资源公社中标。这是菲律宾向外国投资者出售多功能水坝设施的第一个事例,也是韩国收购海外水电站运营权的第一个事例。但是外国企业确保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运营权后,在菲律宾内部引起了争议,2014年水资源公社只确保了40%的股份,剩下的60%转让给了以啤酒企业著称的生力集团(San Miguel)。

竣工后的半个世纪里,没有进行特别设施改善的昂盖大坝非常陈旧。由于采用模拟技术建造,发电量也无法达到最大值。水资源公社推进了设施改善事业。2021年金融圈开始借发电设备现代化所需的钱更换发电机。虽然9台发电机中只更换了6台,但发电量超过了以前的发电量。以电力销售单价高的时间段为中心,提高了发电效率,解决了不发电而直接流过的“无效泄洪”问题。因为有在韩国运营水坝、净水厂等的经验,所以才有可能实现。2020年,昂盖大坝发电站的销售额仅为319亿韩元,但去年增至547亿韩元,首次盈利。

水资源公社对水力发电设施股份的投资约为1000亿韩元。大坝运营权最多可保障50年,因此今后可以期待相当大的收益。再加上除了收益、股息外,还产生了附加收益。水资源公社在水力发电设施改造方面抓住了新的商机。菲律宾需要改善设施的多功能水库就有135座。在美国、巴西、加拿大、俄罗斯、印度、挪威等需要改善设施的水力发电站泛滥的情况下,可以进军更广阔的市场。中国和日本也对利用政府开发援助(ODA)等海外基础设施投资虎视眈眈。

事实上,海外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失败的事例屡见不鲜。另外,大部分项目都是长期投资才能获得收益,因此回收时间较长。在每年的国政监查中,也经常受到“这与事业初期描绘的玫瑰色未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有企业在海外事业上花钱如流水”的批评。昂盖大坝不仅没有分红,还出现了数年的运营赤字。海外资源投资时,在进行事业时,因为很难保证经济性,所以也有不少失败的事例。

但是,只有克服这种情况,才能打开新的市场。水资源公社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对水力发电改造事业感兴趣。国内水资源市场达到饱和状态后,开始试探进军海外市场,并于2000年代末推进在巴基斯坦建设大坝。但是从获得许可到招商引资、建设、运营,花费了太多时间。重新寻找现实性的对策后,接触到了水力发电改造的新市场。

水资源公社最近向被推进为“第二个马尼拉”的新城市“新克拉克”的上下水道事业发出了挑战书。新克拉克的目标是面积94.5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期待再次传来新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