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制造业强国”德国经受考验……“依赖中国”的韩国经济也不能掉以轻心

“制造业强国”德国经受考验……“依赖中国”的韩国经济也不能掉以轻心

Posted August. 25, 2022 07:56   

Updated August. 25, 2022 07:56

한국어

  欧洲最大经济大国德国正面临严峻的考验。随着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供应量急剧减少,能源价格暴涨,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正在恶化。据《东亚日报》现场报道,巴斯克等德国主要企业因受旱灾影响,工厂开工率下降,处于中断生产的境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明年德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值为0.8%。还有预测称,德国将面临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德国的危机始于从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引发的能源不足问题。德国的天然气对俄罗斯的依赖度达到55%,在国际社会对俄制裁和俄罗斯出于报复性中断天然气供应后,德国受到了直接打击。也就是说,一直依靠俄罗斯廉价能源的德国的增长战略被回旋镖打中。

 出口比重较高的德国的经济结构也因剧变的外部形势而动摇。德国企业因最大出口国中国“封城”控制新冠疫丰和增长放缓导致出口减少而陷入苦战。由于美中之间的冲突、俄罗斯和中国对抗美国的密切关系、国际社会对此进行牵制的动向等,对华出口之路变得更加狭窄。激化的新冷战正在把德国经济逼往悬崖边上。

 德国的这一情况也给韩国带来了很多启示。韩国的海外能源依赖度和出口比重也和德国一样高,同时也是包括美中矛盾在内的新冷战中暴露在地缘政治危机中最多的国家。虽然存在中国以萨德等为由进行经济报复的可能性,但半导体对华(包括香港)出口达到60%,电动汽车电池零部件对中国的依赖度反而增加。也就是说,如果激化的美中矛盾冒出火花,韩国随时都有可能处于德国一样的处境。

 新冷战推动的全世界本国中心主义和能源保护主义动向也愈演愈烈。韩国是世界第五大能源进口国,依靠出口生存的韩国将很难避免遭受打击。在通货膨胀的浪潮中,又笼罩上了经济停滞的阴影。综合危机的余波比预想的要强、持续时间更长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不减少对特定国家的过度依赖,新冷战带来的风险应对将变得不可能。政府要加快供应链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现在应该检查能源和粮食安全状况,并仔细考虑核心战略物资的供求情况。应该以德国为反面教材,制定能够灵活应对急剧变化的对外状况的长期的、多方面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