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Logotherapy,意义治疗

Posted July. 03, 2019 07:51   

Updated July. 03, 2019 07:51

한국어

有位精神医学家被要求为几天后在毒气室被执行死刑的死囚讲几句话。这是受监狱长的委托,向囚犯们发表演讲后发生的事情。他欣然应允了请求。

他说自己也曾被关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毒气室里,并把当时的经历告诉了死囚。他说,在随时可能死亡的实际状况下,他从来没有放弃“生活充满意义”的想法。毕竟,生活不是有意义或者没有意义,不是两者之一吗? 如果有意义,即使生活得再短,也要有意义;如果没有意义,再多活几年,做什么事也没有什么意义。“请相信我。到现在为止毫无意义地生活,即虚无的人生,通过与这个问题打交道,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也能赋予意义。”他为了完善自己的想法,简要地介绍了托尔斯泰的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

托尔斯泰的小说讲述了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突然发现自己患病几天后就要死亡的故事。故事的真谛是,一直以出人头地和升迁为目标的上诉法院法官,面对死亡,他意识到自己浪费了生命,自己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通过这种感悟,“超越自我得到成长,最终让生命充满意义”。精神医学家这样说,是想告诉他们,就像临死的法官一样,虽然死刑犯已经晚了,但哪怕是现在,也希望能够回顾自己的人生,从中得到感悟。

从死刑犯因执行野蛮的死刑而死前接受新闻记者的采访来看,他确实接受了这一忠告,活了最后几天。给他提出这种忠告的人是精神医学家维克托•富兰克尔,他为那些对空虚的生活感到绝望,有时甚至感到自杀冲动的现代人引入了“Logotherapy”,即意义治疗的概念。 他给死囚做的正是一种意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