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被推断为太阳系第9颗行星的“行星9”被找到

被推断为太阳系第9颗行星的“行星9”被找到

Posted January. 22, 2016 08:11   

Updated January. 22, 2016 08:53

한국어
代替退出太阳系的冥王星的“老末”真的存在吗?

有人主张,在冥王星那边存在着“第9颗行星”。据美国周刊杂志《纽约客》透露,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Caltech)的迈克•布朗教授研究小组20日在世界四大天文学学术刊物之一的《天文学杂志》发表了相关研究结果称,发现了冥王星外面存在着巨大的第9颗行星的证据。

根据该论文,第9颗行星的大小是地球的5至10倍,是继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之后的第5大行星。据推断,该行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形的,距日最近距离约为320亿公里,最远距离约为1600亿公里。研究小组推算的公转周期为1万至2万年。

布朗教授声称,“虽然用望远镜无法亲眼看到‘第9颗行星’,但预计该行星的质量是冥王星的5000倍。”研究小组勾描6个小天体以相同角度运行的椭圆形轨道,并用望远镜观察了它的样子。研究小组解释称,各种天体以相同的角度旋转的概率为一万四千分之一以下,这证明在其周围存在着具备能对它们产生影响的重力的天体。

《纽约客》表示,“查明冥王星那边存在着行星这件事情,是过去10年间科学界的主要研究主题。”“世界科学家们认为布朗教授研究的可靠性很高。”但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行星科学局局长在内的部分科学家则表现出了慎重的态度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此次研究结果发端于2014年布朗教授的弟子发现以固定模式运行的行星。

布朗教授还是2006年当时把冥王星从行星的地位上拉下马的主导者。他当时主张表示,“在冥王星周围发现了比冥王星更大的行星。”1930年发现后一直被认定为是9颗太阳系行星中最小的冥王星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总会上被降格为矮行星。围绕在太阳周围的太阳系行星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李雪记者 snow@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