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当代110名硕学们的惊世之想法

Posted September. 01, 2007 08:05   

한국어

“自私的基因”“上帝错觉”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白板”的作者斯蒂芬•平克,着有“想法的地图”的理查德E尼斯贝…. 光听听这些名字,就不禁想知道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果在一本书中看到这些硕学之士们聚首的话?恐怕想不成为焦点都难。这本书中依次介绍了当今世界110名硕学们的“危险的想法”。这些危险的想法是什么,“虽然违背当代的价值和道德,但可以改变世界的想法,不是因为不科学,而是因为正确”,所以才危险。

此书由当代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们讨论学术性成果的集会“优势财团”的会长编着。穿梭于心理学 、生物学、机械工学、认知科学、经济学、遗传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们的“危险”的主张,分别占了三四张的篇幅。

“请惩罚罪犯的基因而不是罪犯本人”,道金斯的主张从道德的观点来看真是很危险。不惩罚罪犯而是探讨引发犯罪的生理性、遗传性、环境性的因素,这是否定当今刑法制度的想法。道金斯把罪犯比喻为出了故障的汽车,不修理或更换零件而是去抽打车身,他主张不要重复这种愚蠢的行为。进化心理学家戴维.布殊认为,既然为了生存和繁殖,人类在适应了残酷的进化过程中,那么为确保繁殖所必须的资源,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杀人。就是现在,我们也把妨碍“我们的共同体进化”的对象认为是罪恶。伊斯兰极端主义者们杀死美国人,美国政府再攻击他们,这就是证据。.从美国的观点来看是罪恶,而从极端主义者来看是善行。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他认为否定人类的本性中有黑暗的一面,是更加危险的。平克认为人类所处的特定集团不同,所遗传的才能和性情都会有所不同。这是把种族主义和民族的优越性正当化的主张与强硬的反对意见相碰撞的想法。

贯穿本书的想法,即现今主流知识受缚于道德性幻想。我们时代所需要的不是“要做”这样的义务性命题,而是有“就是这个”这样的事实命题作为前提。不能改变的事实,即使是不道德的,也假装当作是道德的,去无视他的存在,是不行的。是我们这些凡人的价值和道德无法跟上学者们的主张呢,还是学者们的主张没有根据呢,这请读者来判断。但是如果想再多听一些危险的想法的根据,然后去反驳他们,那本书给予学者们的空间好像过少了。



zeitu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