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观点] 凡勃伦效应

Posted May. 08, 2007 07:46   

한국어

美国纽约的一位侨胞企业家拜访了香港的富豪客户后,反而使交易中断。他看到对方的宾利汽车后问道:“这款汽车像奔驰那样好吗?”对于乘坐3亿多韩元汽车的炫耀型富豪来说,这是大大的失礼行为。当对方自豪地说“2500万美元购买的房子改造花费了500万美元”时,他问道:“以港币为准吗?如此昂贵的房子还需要如此修整?”美元是港币的7.8倍。230亿韩元的住宅被说成30亿韩元,香港富豪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

▷在韩国国内,400万韩元的牛仔裤、1.5亿韩元的电视机更畅销。“品牌公寓”的价格上涨得更快、更高。流通、金融、建设、进口车业界通过面向上流社会的富豪制定的VVIP(very very important person)营销战略决一胜负。据KOTRA的调查结果显示,宝马750i车型在纽约的售价为7.58万美元,在东京的售价为9.445万美元,而在首尔的售价则高达18.44万美元,高出一倍左右。“高价营销”战略唯独在韩国发挥出巨大威力。

▷“炫耀型消费”商品越贵,想要购买的人就越多。这就是美国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凡勃伦谴责1900年前后美国的过度消费现象的“凡勃伦效应”。因为担心这种产品被视为低级产品,所以通常都不会降价,所以其他消费者也必须以同样的高价购买。骗子们正是钻了凡勃伦效应的漏洞。去年曾发生了“Vincent手表”事件,33万韩元的中国产手表被说成是“仅向欧洲王室提供的手表”,售价高达500万韩元。

▷驾驶高级汽车的人还会在服装和饮食等方面配合这个标准,这就是所谓的“狄德罗效应”。这个说法来源于法国哲学家狄德罗的一段逸事,他收到在书房穿的服装礼物后,为了配合衣服还更换了书桌等物品。同时还出现了随大流购买畅销商品的“浪头效应”,以及大家不买而我偏买以炫耀自己与众不同的“虚荣效应”。您属于哪种类型?

评论员 洪权憙konih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