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东大门的独立宣言:我们是韩国的米兰

Posted August. 22, 2006 03:01   

한국어

18日晚9时,在首尔中区东大门体育场周围。

有绚烂的照明和震耳欲聋的喧闹的音乐。有数百人涌入,挤得水泄不通。

沿着东大门体育场画半圆,约150米长的半径内并排林立着100多个销售柜台,再加上国内外游客的加入,已经到了连移动都很困难的程度。这是因为14日开张的百货商店型服装批发购物中心“U:US”。U:US是今年在东大门购物城开张的第四个大型购物中心。

○ 东大门购物中心的“进化”

作为韩国的代表性传统市场,东大门购物城正在脱胎换骨转换成有尖端综合购物中心密集的服装产业基地。

平时,白天东大门购物城一带的风景仿佛就是公寓建设现场一样。为了建造服装TV(店铺数为2088个)、早安城(4000个)等超大型购物中心,用于建设超高层大厦的建筑塔吊正在四处奔忙。

首尔产业通商振兴院称,东大门购物城内的店铺共有3.12万多个。到明年年末为止,预计会再增加7000个以上,达到3.85万多个。

U:US在东大门建造了1600坪规模的第一个演出场,年中可以举行服装秀。该公司的总经理洪宗赞(音)表示:“比普通购物中心多使用了约50%的建筑费和室内装饰设置费。”

也有部分人忧虑,接连建造新购物中心,最终有可能会导致供应过剩。

包括今年开张的部分商街,空置率(全体商街店铺对比的空置的店铺比率)迫近50%,保证金和月租也在下降。

但是很多专家表示:“这只是在市场上自然而然地逐渐解决流通设施现代化的过程而已。”表示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解释说,要想满足希望有良好的购物环境的消费者的要求,仅凭对现有购物设施的改扩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新建尖端购物设施和重建现有设施才是解决的方法。

○ 从服装企划到营销购物的“一条龙服装”

为了将东大门转换成为主导韩国服装的未来的产业基地,政府和首尔市等也在努力。

产业资源部和劳动部、首尔市、产业园区管理工团等决定一起在东大门体育场旁的首尔市停车场地皮上,组建缝制集群工业园区。政府计划将这里与周围的购物中心连接起来,当作进行从服装的企划到设计和缝制、营销活动的一整套工作的基地。

在下月21日,首尔服装设计中心将入驻位于东大门体育场后方的东大门服装文化会馆。作为纪念,在21、22日还预定举行大规模服装秀。

设计中心是由首尔市全额出资在2000年建造的,负责支援东大门服装企业进军到国外和吸引外国客户的工作。

据悉,大邱庆北纤维产业联合会在不久后就将在东大门商圈内设置“纺织营销中心 (TMC)”,该中心是负责将地区生产企业和东大门商街连接起来,实现产业活性化,确保制定营销战略的基础资料。 

○也有可能沦为中国商品销售场所

东大门购物城的未来并不只是瑰丽色彩。

外国人购买介绍所所长高东哲(音)指出:“如果目前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东大门购物城有可能会沦落成为中国产服装销售场所。”

随着东大门购物城的店铺商人们不努力开发优质商品,而是一味地进口低价的中国商品来销售,东大门所具有的服装生产源头的基地作用正在褪色。

也有人批评说,宣称要转换成服装产业基地的政府的计划也过于粗糙。在东大门,能够供外国人下榻的像样的住宿设施和交通便利设施等都严重不足,但却欠缺对此的支援方案。

檀国大学教授金浩哲(房地产学)表示:“由于新引进的大型购物中心大部分是‘百货商店式批发零售购物中心’,因此在上升成为服装产业的前哨基地方面存在局限。”



黃在成 jsonh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