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洁白的棉花令人遐想万千

Posted October. 14, 2004 23:16   

한국어

秋高气爽的感觉逐渐消失,不知不觉间落叶已经飘落,看到此景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感。如果想在更晚之前去哪里旅行,棉花村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村庄里随处可见一朵朵可人的洁白的棉花,在这里还可以亲手摘棉花,制作暖和的棉花产品,这样的棉花地旅行将在深秋中给人带来无比温暖的回忆。

○ 犹如盖着厚厚积雪的棉花村

在江原原州市棉那谷棉花村,蔚蓝的天空下,洁白的棉花像白雪一样绽放。虽然不经意间凉飕飕的秋风令人竖起了衣领,但是覆盖着该村产的柔软的棉花令人感到无比温暖。“棉那”是岭西地区的方言,就是指“棉花”。“棉那谷”的意思就是“棉花谷”。

从岭东高速公里驶出文幕出入口,再行驶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建登3里。由此向里就是深藏在围绕着村庄的鸣凤山(海拔598米)和令人眼前一亮的水库之间的别致的棉那谷。村庄中心有棵树龄达600年的榉树,这里是当地居民经常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的地方。虽然高速公路近在咫尺,但感觉就像是进入了非常偏僻的地方,非常安静、舒适。

进入这里令人联想起过去曾流行过的通俗歌曲《棉花地》。“我们首次相会的地方也是棉花地,我们首次相爱的地方也是棉花地……” 轻轻走在棉花地里轻声哼着歌曲,不知不觉间就像歌曲一样,令人回想起美好的过去。

棉花于1363年(恭愍王12年)传入我国。曾到元朝的文益渐将棉花籽藏在毛笔杆中带回国后,在全国各地普及。因生产出棉花,衣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过去利用粗麻和葛藤制作衣服艰难度过寒冷冬天的百姓们开始穿上用棉花制成的衣服,而且可以在温暖的棉被里温暖舒适地生活。此外,由于穿上了白色的棉质衣服,自然而然开始讲究起了生活卫生。

○ 22日棉那谷棉花体验

但是最近看棉花地比登天还难。因为棉花不像其温暖的品性,由于非常娇气,所以种植并不容易。也就是说,不能喷洒农药,而且播种、收棉花等所有事情必须经过人的双手,工作量非常大。

但是长期以来种植棉花的棉那谷从村口开始到空地、休耕地,凡是能种植的地方全部种植了棉花,所以整个村庄就像是座棉花公园。位于各处的棉花地总面积达3000多坪。2000年被指定为棉花传统主题村庄。来到这里就可以进入棉花地亲眼仔细观察露出的洁白的棉花。

棉花在每年4月下旬播种,7月下旬开始开花,花的样子与无穷花相似。9月末花谢后开始结果实,果实称作棉花桃,成熟的棉花桃开始开口,从中露出洁白的棉花。

这时是棉花绽放的季节。继14日后,22日到棉那谷,就可以亲身体验摘下全村上下绽放的棉花,并利用传统机器去掉棉花籽,再用古老的弹棉花机弹出棉花后制作坐垫或第一个被褥的全过程。

摘犹如孩童拳头般大的棉花的要领是,轻轻拽起棉花一角。只有这样,凝结的棉花才会慢慢松解开来。如果想一下子摘下,放而会使棉花变得更乱。走在棉花地,轻轻摘取棉花,人的心情也像棉花般显得轻飘无比。

○ 亲手制作棉花坐垫

手工操作的去籽机像缝纫机一样,取出棉花里的棉花籽也很有趣。将刚摘的棉花推入圆圆的两个木头之间并转动把手,无法跟着棉花从两个木头之间流出而掉落的指甲般大小的棉花籽也觉得非常可爱。虽然摇一会儿,就会感觉肩膀有点酸,但是因沉迷于去籽的乐趣,很难放手。

将去掉籽的棉花用弹棉花机弹成棉花团的过程也非常神奇。如果用这样刚刚弹出的暖暖的棉花制作坐垫,心中也感到无比温暖。

村后还有鸣凤山登山路线,所以体验棉花制作过程后还可以悠闲地去散步。虽然是没有特别之处的别致的山,但是以棉那谷为中心延伸的“U”字形山脊上覆盖的老松林拥有不亚于任何地方的美丽景观。上到山顶来回需要2小时30分种左右。村前还有作为鲫鱼垂钓场所倍受青睐的建登水库,所以作为还可以垂钓的旅行,非常不错。咨询处:棉那谷妇女会长 033-734-7935。

文章=旅行策划者 崔美善 tigerlion007@hanmail.net

照片=自由摄影记者 申石教 rainstorm4953@hanmai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