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顶风上的冒牌货市场

Posted May. 31, 2004 22:10   

한국어

警方根据法务部等政府部门的“知识产权侵害防止综合对策”把4月底~6月底之间定为“特别管制时期”。因此,最近制造、销售冒牌货的企业被大批查获。

然而,虽然展开了上述特别管制行动,但冒牌市场依然十分火爆。

△“消费者喜欢虚张声势,商人只顾挣钱”:喜欢购买冒牌货的安某(25岁,女)表示:“虽然希望拥有名牌,但由于太贵,所以买冒牌。”

购买10万韩元左右的背包的金某(32岁,女)表示:“如果在百货店购买,至少要花30万韩元。即使使用冒牌产品,别人也都认为是真货,因此,没有必要花大钱买真货。”

针对上述消费者生产冒牌产品的是正在因国内市场严重不景气而饱受困难的小型制造企业。

冒牌货专门制作商李某(47岁)表示:“卖掉好几件真货的利润还不如卖一件冒牌货。”

制作一般冒牌背包所需费用为1.5万~2万韩元。因为,使用劣质原料,而且做工速度也快,因此,花不了多少钱。商人们会以真品一半价格来出售冒牌货。因此,至少会获取10倍以上的利润。

由于是不能明目张胆地进行的交易,只可以现金结算。警方有关人士表示:“因违反《商标法》而被警方查获的制造商们反而理直气壮地表示‘生意不好做,快要破产了,如果不卖冒牌,怎么活’。”

△“100亿韩元左右是基本”:4月26日~5月29日约一个月期间,警方在全国范围内以涉嫌违反《商标法》进行管制的共有799件,与2003年1年内的管制件数1910件相比超过了40%。

警方有关人士表示:“今年年初美国把韩国指定为知识产权优先监视对象国,而且欧盟也有可能在通商方面向韩国施加压力等,政府的危机感已达到顶点。但是即使在管制期内,冒牌产品的制作和销售仍不见好转。”

汉城清凉里警署金某警司表示:“专门制作冒牌产品的企业仅在1~2年内就可以制作以真品价格为准的相当于100亿韩元价值的产品。韩国与香港一同被称为‘冒牌的双头马车’。”

专利厅产业财产保护科事务官崔炳龙表示:“冒牌名牌产品正在泛滥,冒牌市场规模甚至达到了真品市场规模。这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协商时会造成极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