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自发性孤独的必要

Posted June. 10, 2024 08:10   

Updated June. 10, 2024 08:10

한국어

“我与世隔绝,只专注画画这件事。”—艾格尼丝•马丁

1912年出生于加拿大,在美国活动的艾格尼丝•马丁是最有名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作者直到2004年去世为止,经过数十年的微妙变化所描绘的水平线和垂直线的格子绘画堪称表现喜悦、爱情、幸福等抽象感情的杰作。在去年的苏富比纽约拍卖会上,艾格尼丝•马丁1961年的作品《灰石II(Grey Stone II)》以1870万美元(约257亿韩元)的价格成交,成为热门话题。在江陵索尔奥尔美术馆,作家的国内首个个人展《艾格尼丝•马丁:完美的瞬间》将展示到8月末。

在索尔奥尔美术馆展览中展示的纪录片《背对世界》中,艾格尼丝•马丁说道。“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瞬间是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作者以“放空”的心态等待灵感,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当某种完美的感觉降临时,就开始工作,并重复了一辈子。看着讲述来到新墨西哥州作家工作室工作的日常生活和采访的那部电影,我想马丁的作品带来的思考和冥想的瞬间是不是源于孤独。

当今社会我们即使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人。通过手机随时与他人联系,了解某人的日常生活,并接触到不知道是否需要的信息。因此远离物理现实世界,在调节集中力的方向和强度上吃尽了苦头。像受到道教和禅佛教影响的艾格尼丝•马丁一样,日常地体验高纯度的投入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必要制止散漫地收集信息、贪婪地满足好奇心的习惯。这时欣赏艾格尼丝•马丁的作品可能会有所帮助。因为与物质性相悖的马丁的画不能完整地放在手机的相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