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的咒语、妓女的歌声、口音、笛声……
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许多人穷极一生精力细心保存的我们民族的“乐声”正在从我们身边慢慢消失。但音乐最好还是欣赏原人原唱。因为,开满杏花的村庄里的“求丰祭”、波涛汹涌的海边祭典等民族音乐是无法记录在乐谱之中的。
将从5日开始播出的韩国广播公社创立30周年纪念特别节目——5集纪实片《乐声》(晚12时)是收集在黄土地角落流传的我们民族活生生的音乐的原音。
5日,观众将会见到跳“死灵祭”的最后一个巫女蔡贞礼(78岁)老师。蔡贞礼的“帝释祭”虽然只有其老伴咸仁川的锣和外甥姜正泰的长鼓等简单乐器伴奏,但他们的祭典乐一旦响起,足以在死者葬礼中抚慰生者。因民族传统音乐而闻名的“珍岛三礼”中,曹公礼老师已去逝,金大礼老师嗓音已大不如前。因此,只有蔡贞礼老师的歌声尚留在人间。6日,将介绍“中高制”的最后传人沈和荣老师。沈和荣虽然已年过九旬,但仍将唱起《蒿头》。直到2000年1月沈和荣才被封为忠南无形文化遗产,但沈和荣却已年逾九旬。他在采访中称:“早点来多好。”
7日,将介绍一生单独生活的“西便制”的最后名唱韩承浩(80岁)老师。听着他演唱的《赤壁歌》,令我们产生了身临赤壁战场般的感觉。13日,将介绍据说“只要他的口音”一响起,就会使仓库里的连枷也起舞的艺乡晋州歌舞乐传人金秀乐。14日,将介绍曾经请神的“通灵神房曲”的最后传人郑荣万老师的一生及艺术生涯。
田承勳 raph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