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中国是否可以再次胜任“斡旋者”?

Posted February. 14, 2005 22:31   

한국어

北韩发表拥有核武器声明后,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中国。但就中国是否可以说服北韩回到协商框架内,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

△中国的力量?最能体现中国对北影响力的事件是,中国在2003年4月美中北三方会谈前夕提出的“石油提供应停止论”。当时,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称:“中国提出技术性理由,并中断几天石油的供应,北韩便承诺参加三方会谈。”

前美国驻华大使詹姆斯·利雷在接受《时代》周刊(13日发行)采访时,也提及了有关切断能源供应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只要中国冷静地向北韩说“每月陆续减少10%的石油供应量”,北韩虽然有可能以军事示威游行虚张声势,但还是会回到六方会谈框架内。

但也有人表示疑问,走投无路的北韩还会像以前那样被中国的意志所左右吗?中国在举行第1、2、3轮六方会谈之前,都派遣外交部首席副部长戴秉国等高层领导人前往平壤敦促北韩参加会谈。但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常务委员李长春也曾于去年11月访问北韩,却未能如愿以偿。

△积极斡旋的正反面:也有人怀疑,中国是否会以积极的态度说服北韩参加六方会谈。中国为了实现韩半岛无核化,一直反对北韩的核开发计划,并担任斡旋者的角色,而且还将钓鱼台作为会谈场地。而北韩也一直将中国视为坚实的靠山。

但华盛顿的一位消息人士最近表示,中国与美国就北韩的核开发现状以及向利比亚出口UF6铀的疑惑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该消息人士又于13日称:“北韩的突发行为使中国处于窘境。”美国国务卿赖斯于上周末的12日晚给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打电话,也是因为考虑到了中国目前的处境。

但也有人认为,中国不会以积极的态度说服北韩。因为中国认为“美国在解决北核问题以后,就会将矛头指向‘扩大自由范围的人权问题’。”

外交安保研究院金圣翰教授表示:“美国在解决北核问题后,会将矛头指向人权问题。”还称:“既然中国一直对民主化要求非常敏感,所以会认为立即解决北核问题并非一件好事。”



金昇鍊 sr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