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外债达GDP40%,韩国暴露于危险之中

Posted August. 09, 2011 03:01   

한국어

1998年的外汇危机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外汇流动性决定着韩国经济的命脉。引起外汇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韩国国内大企业存在大量呆账,而国家没有美元进行应对。而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始于美国次级房屋贷款,但韩国经济受到影响,短期外债问题得到突显,造成了汇率暴涨、实物经济萧条等后遗症。

这一次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吗?政府断言“目前情况不像上两次”,因为外汇储备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短期外债比率也已大规模减少,韩国外债结构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是,专家都表示:“不可以掉以轻心”。从资料上看,经济指标的确得到了改善,但因韩国是小规模开放经济体制,31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并不保险。政府制定的外债底线为4000亿美元,而目前的情况与这一标准只相差181亿美元。

○政府“今非昔比”

政府之所以对外汇流动性充满自信,主要是因为经济指标得到了改善。与2008年相比,外汇储备、外债结构、经常收支、国家信用等级等所有指针都得到了改善。目前,外债总规模为3819亿美元,虽然比金融危机时的3651亿美元有所增加,但政府断言仍处于稳定范围。企划财政部国际业务管理副部长崔钟球强调指出:“外债难免要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现在韩国的短期外债已经大规模减少,与国际金融危机时相比,目前的经济局势非常稳定。”

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此后,韩国经济持续增长,对于稳定经济局势起到了正面作用。2008年1月至8月,韩国经常收支出现了31亿美元的赤字,但2009年与2010年分别记录了328亿美元、282亿美元黑字。国家债务比率为35.1%,与经合组织(OECD)会员国的平均值102.4%相比,韩国的状态十分稳定。去年4月,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斯已经将韩国的国家信用等级上调一个等级,标准普尔(S&P)与惠誉国际对于韩国的评价也保持着稳定水平。

另外,外国人虽然会在股市进行抛售,但会有更多投资者购买债券,因此政府对金融局势充满信心。8月,外国投资者向有价证券市场出售了8283亿韩元股票,而国债市场出现了3万1903个净购买交易。崔副部长表示:“直到上周,外国投资者一直在净购买债券,世界市场都有共同的现象,股市缩水时,债券市场会得到活跃。”

○“不可掉以轻心”

但是,政府也不能掉以轻心。无论是1998年还是2008年,政府都曾表示“今非昔比”,但是外汇流动性危机一直都在发生。美国曾是世界金融市场的“北极星”,但美国国债也在动摇,美元体制也面临着危机,因此充足的外汇储备并不能保障经济局势。

而且,各界对于31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否充足持有怀疑态度。政府与韩国银行并没有正式公布目标值,但似乎已经内部确定为“3000亿美元+α”。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不久前,人们曾经指出外汇储备过多,但作为小规模开放型经济国家,考虑到救济金融战略等,还需要多储备一些外汇。”从此可以看出,3000亿美元并不是安全的数字。

目前,短期外债比例为38%,但是金融当局仍然没有放松警惕。金融当局8日表示,金融委员会已于近期建立金融机构外汇流通性特别检测特别工作组,为向世忠银行调配外汇制定计划。财政部曾于7月29日召集6家国内主要银行及3家外籍银行高层领导,对短期外债表示忧虑态度,要求相关银行减少外汇债券的发行规模。实际上,国民银行考虑到年底3亿美元债券会到期,已于7月调动长期资金,新韩银行则在4月完成了5亿美元的国际债券发行。

金融研究院前任分析师朴海植表示:“与以往相比,外债结构已经得到了改善,但是要考虑到美国经济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的情况。政府有必要控制民间团体造成短期外债增加的情况。”

政府亟需提出外债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时的方案。财政部相关人士比喻指出:“如果将中国的经济局势比喻为健壮的青年穿着温暖的外套,韩国的经济局势就如同体质弱的孩子穿着内衣满街跑。”外汇危机后,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美国的要求,韩国在金融方面积极实施了对外开放,但是这种有条件的援助往往会让韩国在国际危机时经受挫折。金融委员长金锡东警告指出:“不要相信银行的话,我也已经受骗3次了。”

专家指出,如果无法挽回历史的决定,政府应当坚守最为顽固的标准。弘益大学经济学教授朴远岩表示:“金委员长表示自己也受骗了,表明金融当局未能准确掌握经济局势。政府有必要再次核对资产及负债的关系,确认外汇流动性,采取最保守的应对方式。”首尔市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尹昌玄表示:“即使外汇储备充足,也不能陷入乐观论,让国民安心,其实是政府在推卸责任。政府应当深入核对负债结构,必要时要对银行及外汇负债加强安全措施。”



李尚勋 朴亨俊 january@donga.com constant25@dong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