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公司逃避规定繁多的上市市场

Posted November. 16, 2007 03:04   

한국어

专家指出很多公司在上市以后,并没有感觉到通过上市筹集资金的必要性,反而因为上市以后的各种规定和干涉而感到不安。

○股价上涨,融资金额反而减少

15日,根据韩国证券先物交易所,2002年末,原本627.55的KOSPI指数在今年10月末上涨到2,064.85,是20002年的3.3倍。

但是KOSPI市场的上市公司却只从683家增加了8.6%(59家),现在为742家。尤其,每年上市融资金额相比2002年的5兆9698亿韩元,到去年为止减少了55.3%(3兆3017亿韩元),为2兆6681亿韩元。

相反,亚洲地区交易所的上市融资从2002年的250亿美元(约22兆5000亿韩元)增加了2.6倍,变为910亿美元。

向往成为金融枢纽的伦敦,纽约,新加坡的证券交易则为吸引更多上市公司而竞争。

2004年仅为19亿美元的伦敦交易所的外国企业新上市公司的规模,到去年为止上涨到了220亿美元,足足翻了10倍。

一位经济专家分析说:“ 最近几年股价的全面上涨,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优秀企业逃避上市,从证券市场供需来看,是‘供过于求’导致的。”

○苛刻的上市条件,外部干涉以及规定

公司不愿上市,通常解释为公司认为上市的步骤过于复杂,并且没有认识到要筹集资金的必要性。对于上市公司有形无形的各种干涉和规制,以及上市造成的经营权萎缩,成为公司逃避上市的主要原因。

最近韩国证券研究院对未上市的1433个法人公司为对象,对未上市的原因做了问卷调查。结果,289家做出回答的公司中有22.6%回答是因为“没有必要筹集资金”,另外7.0%回答说“因为上市步骤太过繁琐”。

在韩国,如果公司要上市,需要通过15项条款,上市审视的过程也需要3个月,相比美国和香港只需要3周时间显得特别长。

韩国证券研究院研究委员姜亨哲说:“大股东们考虑费用和效率,会觉得根本没有必要通过繁琐的步骤上市。一旦上市不仅外部干涉增加,他们更担心会对经营权造成威胁。”

前几年在前KSDAQ市场上市的C公司的某人员说:“即使是事业计划出现一点迟延,觉得会失败的外部股东就会想,是不是应该把股票卖掉或者提出抗议说应该放弃上市。”

实事上,有相当一部分的非上市公司大股东都认为:“上市只会增添烦恼。”

但是收入基盘稳固,将来有发展潜力的大公司如果长期采取逃避上市的策略,会变成韩国证券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姜亨哲研究委员强调:“上市活跃是资本市场发展的第一步,为了吸引上市,政府和社会应该减少对公司的不必要干涉。”



朱性元 金善宇 swon@donga.com sublim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