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点评] NGO的变质

Posted November. 13, 2007 03:03   

한국어

如今的市场和政府都不完善,因此有时市场与政府之间的非政府机构(NGO)会缓冲“市场的失败”或“政府的失败”,称为市民团体的我国NGO们在权威主义政权时期,成为社会良心的象征,但根据首尔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和东亚日报的调查发现,在过去的10年期间国民对NGO的信赖度从48.8%下降到21.6%,这是在各部门中是最低的。

这都是把市民团体的活动当为个人权力或者利用其赚钱的那些活动家们造成的。在县政府基层,动摇着大韩民国的整体性,把反国民运动的市民团体编入政权或在国民的血税中收支援金。只对我国内部的过去人权问题究根问底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对北朝鲜内部现存的人权问题一句话都说不出口的势力也自封市民团体。在选拔期,有些市民团体甚至利用黑色宣传的增幅器来争取或保持左派的权力。

▷2009年,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的事务总长将访问世界NGO首尔总会。他介绍的NGO如下:政治家设立的PONGO(Politics+NGO)、企业家设立的BUNGO(Business+NGO)、后援机关设立的DONGO(Doner+NGO)、拎着包收后援金的BRINGO(Briefcase+NGO)、黑社会设立的MANGO(Mafia+NGO)。

▷许多的NGO运动家们都偏爱政府在所有领域上介入的“大政府、小市场”,这也是左派的特性,但会不会有更现实性的理由呢?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凭自己的竞争力没有空间可进入的另一面,如果处理好与政府和外围公共部门的关系,会有不少的空间可共分享。

许文明 论说委员 angelhuh@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