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全球温室化将削弱世界经济

Posted October. 10, 2007 14:29   

한국어

据研究结果表明:因全球温室化带来的气候变化促使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和物价上涨,将在全球引发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此结果表明:全球的气候变化将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特别一提的是韩国被列为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灾害(Damage)最惨重的国家,必须加紧时间准备其对策。9日,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欧洲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员出具了名为“气候变化经济学入门书”的报告书中表示:“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是能与共产主义的灭亡或者是因特网革命不分上下”。

○气候变化将给经济带来恶劣影响

摩根士丹利在此报告书中指出:对气候变化的担忧将促使世界各国实施保护主义政策。

首先若主要先进国家为了阻止气候变化加强各种环境控制的话,预计发展中国家和其它先进国家将很难进行出口。还有出口进程缓慢的发展中国家或者是其它先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提高贸易壁垒,所以受国际贸易萎缩的商品价格的上涨是不可避免。在这过程中,可能引发世界各国减少生产萧条的经济中,物价却上涨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

特别一提的是,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或疾病,将给政府或企业财政情况恶劣的国家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摩根士丹利估计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的可能性相对来说会高一些。

摩根士丹利估计道:气候变化也将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将出台以开发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目的的,引导大规模投资的基金。此基金将成为世界金融市场的大庄主。

还有,没及时应付气候变化的国家的通货膨胀,未能避免金融市场中的弱势,预计将给外汇市场带来变化。

此报告书中强调: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资源不是空气而是水,将影响“水的质和可利用水的量”。

○面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更脆弱

摩根士丹利以美国、日本等10个先进国家和韩国、中国等15个发展中国家共25个国家为对象对:天然资源的埋藏量;过去和现在的污染程度;环境政策;改善环境的能力等76个项目进行调查,测量出“环境持续性指数(ESI•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和温室气体排放量”。

通过ESI调查,面对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或疾病,韩国是最脆弱的。韩国的比邻--积极进行工业生产能称得上是“世界工厂”的中国,再加上人口密度大,从这些条件得出预计将遭受环境灾难的可能性极高的结果。

但是摩根士丹利说明道:韩国跟巴基斯坦、中国、印度、南非共和国相比,在国民健康管理或防止环境污染对策等对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较高,所以实际上遭受灾难的可能性小。

据悉,继韩国之后,依次是巴基斯坦、中国、印度、南非共和国,越是发展中国家遭受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灾害的可能性越大。

据调查:遭受温室气体灾难最严重的国家是乌克兰。之后依次是俄罗斯、萨特阿拉伯、伊朗,这些拥有丰富天然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对温室气体的对应能力脆弱。这些国家因为天然资源价格低廉,工业结构的能源效率低,所以对气候变化的对应能力脆弱。

○对欧洲和日本是经济契机

摩根士丹利综合分析ESI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结果,因气候变化遭受经济打击的可能性高的国家是乌克兰、萨特阿拉伯、俄罗斯、中国和伊朗。天然资源丰富的这些发展中国家中,现在以快速进行资源开发和引发公害的工业化,从而加剧了因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和疾病。

天然资源丰富的美国和澳大利亚,公害严重的俄罗斯、中国、波兰以及韩国等国家都受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导致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分析,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和日本对灵活的生产方式和对环境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R&D) 方面很出众,因此遭受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灾害的可能性也小,对应的能力也很出众,将成为气候变化的受惠者。不仅能给其它国家出售关于对应气候变化的技术,还将在气候变化主导的世界市场上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