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外债真的无所谓?

Posted December. 23, 2006 06:38   

한국어

韩国的短期外债规模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

在总外债中所占的短期外债的比重上直逼1997年外汇危机前的水准。

有人指出,尽管现在的状况很难简单地与外汇危机时期相提并论,但是目前与韩国经济相关的变数均处于异常状况,因此有必要保持警惕。巧合的是与面临外汇危机的1997年一样,明年又是举行总统选举之年。

○短期外债规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22日,据财政经济部称,9月末韩国期限未满1年的短期外债额达到1080亿美元,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这与去年末的659亿美元和今年6月末948亿美元相比,分别增加了421亿美元和132亿美元。

2000年短期外债达到496亿美元,而到了2002年则达到了482亿美元,2004年达到563亿美元缓慢增加,而从去年开始猛涨。

2004年末,在总外债中短期外债所占的比重达到43.3%,直逼外汇危机前的1997年9月末的45.4%的水准上升。

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额的比重从2004年末的28.3%剧增到去年的31.3%和今年9月末的47.3%。

最近短期外债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造船企业预测韩元汇率会下降(韩元价值上升),而在远期外汇市场中,将未来要收的美元也全部拿出来出售。

远期外汇合约是指预测特定时间汇率行情,提前出售一定数额的外汇。

这就是说,收购出口企业的远期外汇的银行为了归避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需要在现货市场出售美元等外汇,但是所需的美元以短期外债形式借入。

再加上最近许多企业都倾向于选择比韩国利息低、觉得相对于韩元价值低的日元贷款,因此各银行也纷纷在外国借贷短期资金。

○和外汇危机时期有区别,但同样不可掉以轻心

所幸的是,主导性意见认为,如果仔细分析短期外债剧增的实质,还是与外汇危机时期有很大不同。

特别是外汇储备额1996年末仅仅达到332亿美元(1997年末为40亿美元),但是现在增加到2342亿美元,成为“有力后盾”。

另外,外汇危机时期利用贷款期限差异利差运营的“期限错位贷款”问题也大部分都得到解除。

在外汇危机时期,韩国的各个银行借贷利息低的短期外债后,以高利息放长期贷款。在外汇危机爆发后,需要还清短期外债,但无法及时回收放出去的长期贷款。

财经部国际金融局局长许庆旭说:“现在有人监督借贷的短期资金放短期贷款,长期借贷的资金放长期贷款问题,因此‘期限错位贷款’的问题几乎都消失。”

但是,专家们担心会发生与外汇危机时期不同的问题。

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研究委员金贤旭说:“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的外汇转化为国内资金市场的流动性增加以及家庭、中小企业贷款等,已成为问题。”

其次,短期外债剧增给外国投资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有人指出,可能会对国家信用评价等产生负面影响。



朴重炫 sanjuc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