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论] 光说不练有何用?

Posted May. 19, 2006 03:05   

한국어

瑞士国际经营开发院(IMD)公布称,今年韩国的企业相关法律的竞争力在61个接受调查的国家里名列第51位。公平交易委员会委员长权五乘前天表示:“将修改出资总额限制制度等很难实现目的的制度。”金融监督委员会委员长尹增铉最近在纽约表示:“为有效利用国内的企业资本,必须放宽对金融机构拥有产业资本的数量的限制。”两名长官的发言解释了企业相关法律的竞争力为何跌入下位圈。

权五乘表示:“(出资总额限制制度)问题很多,还存在例外,我也不知道应该允许什么样程度的例外,不应该允许什么样程度的例外。”连主管长官都不了解的制度,企业如何去掌握?即便如此,但政府仍不断地推迟改善制度。公平交易委员会的立场是,找到能够阻止循环出资弊端的对策后,才能讨论废除出资总额限制制度。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对策,就不会行动。同时也没有具体说明如何放宽金产分离制度。由于政府对这样恶劣的限制规定置之不理,导致国家竞争力不断下降。

在过去的3年里,参与政府一直像供奉神坛一样对待出资总额限制制度。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上市企业将70万亿韩元的资金堆在保险柜里,回避投资。银行拥有产业资本会引发利益相冲、转嫁不良状况、经济能力集中的问题。对此,尹增铉表示:“现行金融体系能够阻止金融机构沦为产业资本私人保险箱的副作用。”如果这样,就没有理由坚持实施使韩国金融机构沦为外国投资资本“宴会场”的金产分离制度。

公平交易委员会上月公布了题为《经济是数码时代,但政府规定是双重的、过剩的》的报告书。但尽管如此,政府并没有放宽实质性的限制规定。尽管为时嫌晚,现在也应该着手废除出资总额限制规定。同时也应该提出关于放宽金产分离原则的具体日程。如此改善制度才是能够创造工作岗位和收入的“面向中产层和平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