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韩国融入了我的心

Posted July. 09, 2005 03:00   

한국어

肯尼斯•凯诺内斯(Kenneth Quinones)——前美国国务院北韩事务负责人

○“在军队强制学习韩国语……”

1992年,前美国国务院北韩事务负责人肯尼斯•凯诺内斯成为第一个踏上北韩土地的美国外交官,他从军队服役开始进行“韩国研究”。凯诺内斯在亚利桑那大学学习1年之后到陆军服役,他被安排到了蒙特利军事语言学校。他接受“学习外国语”的特殊任务时,希望学习法语,但是他被安排学习未知的,非常难学的语言——韩国语。

他经过1年的“韩国语战斗”被安排到情报部队,解读1962年韩国总统选举时期的韩国机密文件。6日,凯诺内斯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亲身看到了5•16之后选举堕落到什么程度。”

1963年,凯诺内斯访问垃圾堆中的首尔之后,曾后悔学习了韩国语。但是他碰到了在困难和压迫下也不失笑声,对未来始终乐观的韩国人。

1968年凯诺内斯到哈佛大学学习,指导教授奉劝他不要专攻韩国史,他说:“专攻韩国史会经常挨饿,还是学习汉语或日语吧。”但是他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当然,也有他韩国夫人的影响。

丹•斯内德(Dan Snyder)——《圣荷西信使报》(San Jose Mercury News)新闻评论员

○采访中学习了韩国

上月末公开的华盛顿外交家信息刊物《纳尔逊报告》(Nelson Report)中有这样一段话“美国国内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士中,韩国专家只有曾任《华盛顿邮报》记者的唐•奥伯道夫(Don Oberdorfer)和《圣荷西信使报》评论员丹•斯内德。”

丹•斯内德是20世纪70年代末卡特政府时期,美国驻韩大使理查德•斯内德的儿子。但是他并没有通过父亲认识韩国。他的父亲担任大使的时候他已经是成人,所以并没有跟着父亲到工作地(首尔)。

1985~1990年,他担任《基督教科学箴言报》(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东京支局局长,在这段时间他来往于日本和韩国,通过媒体人的眼光学习了韩国。特别是1987、1988年激烈进行民主化示威的时候,他几乎在示威现场度过了所有时间。

5日,他在接受电话采访过程中称:“有一天,首尔的一家大型教堂结束礼拜的教徒们穿着圣歌队员服,高喊民主化口号,聚集到街头。我永远无法忘记该场面。”

彼得•贝克(Peter Beck)——“国际危机研究”(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东北亚项目主任

○自助旅行成了人生的转折点

目前,国际危机研究组织东北亚项目主任彼得•贝克正在首尔工作,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念完2年级后“没有任何想法”就自助旅行来到了韩国,却决定了一生的目标。1987年5月首次见到的示威对他就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回国后,他将学习专业从政治学改成东洋学。正巧汉阳大学教授李泳禧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演讲,因此他听到了题为《韩民族外势斗争百年史》的演讲。李泳禧的回忆录《对话》中有这样一段话,“最近,韩国报纸经常刊登美国专家对美国和北韩之间纠纷的意见,当时跟我学过的美国学生经常撰稿。他就是因为我的讲课成了契机,后来到韩国学习,回国后获得学位的名叫彼得•贝克的年轻人。我算是培养了一名优秀的韩国学学生。”

彼得•贝克生于1967年,他自称是“85届386”。3月,他还被任命为统一部统一政策评价委员。他评价自己几乎就是韩国人。但是他还开玩笑说:“我的姓是Beck,不是白。”



金昇鍊 sr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