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天生没有父亲”

Posted April. 22, 2004 22:21   

한국어

韩国和日本的联合研究小组不用精子只利用卵子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了“没有父亲的老鼠”。

这一研究结果推翻了现有的“哺乳类不可能单性生殖”的科学常识。

22日,英国科学杂志《自然》在头版以《人类也可能吗?》为副标题刊登了这一研究结果。外国媒体报道说:“由于有可能应用到人类,所以有可能引发生命伦理争议。”

该研究是由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的河野友宏教授等3人主导进行的,而且在后期,韩国的生命工程风险投资企业MACROGEN的研究员朴恩成和汉城大学医学院教授徐廷瑄参与了此次研究。

单性生殖是指在无精子的情况下,只通过化学反应使卵子发生细胞分裂形成个体的生殖方法。此前,科学常识是蚂蚁、蜂类、蚜虫、水蚤等昆虫和部分鱼类可以单性生殖,但哺乳类不可能单性生殖。

研究初期,研究小组从卵子和精子的遗传因子结构几乎相同的现象着手,通过改造老鼠的卵子细胞遗传因子,使其接近精子,然后将该卵子细胞培育成熟后,替代精子植入另一老鼠的卵子,并利用化学物质进行刺激,引发了细胞分裂。

接着进行了460次培育胚胎的实验,最终成功培育出了10只老鼠。

但是正常存活的只有1只。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出生已经15个月的该老鼠,通过正常受精已生下了12老鼠。

徐廷瑄表示:“韩国研究小组利用自行研制的高密度DNA芯片,在19.5天的怀孕期间,分阶段分析遗传因子如何作用,结果发现,此次生下的老鼠与正常生下的个体在遗传因子方面几乎没有差异。”

领导此次研究的河野友宏表示:“下次将利用猪进行实验。将此次实验直接适用到人类是不可能的。”



hanscho@donga.com wolf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