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汽车业界面临忧郁的6月

Posted June. 25, 2003 21:48   

한국어

“内忧外患。”

2003年6月,韩国汽车业界面临了令人忧郁的局面。尽管今年以来汽车业界展开了全面、攻击性的营销活动,但汽车内需不景气仍未见好转,而随着汽车工会成为民主劳总夏季斗争的“先锋队”,汽车生产方面也面临了难题。

据汽车业界25日透露,进入6月份以来,截止到20日,汽车内需销售量为47008辆,比上月同期(47616辆)减少了1.3%。

今年以来,汽车内需销售量为,1月份125608辆、2月份119311辆,略显跌势,但3月份达到130969辆,有所反弹,而4月份为129709辆,5月份为119509辆,再次转向了跌势。特别是,5月份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6%。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华城工厂、双龙汽车3家汽车公司工会却积极参与了25日由民主劳总举行的4小时限时罢工。参加罢工的3家汽车公司工会成员总数为52000多人,相当于当天参加罢工的全体工会成员的一半。去年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收购的GM大宇公司的工会虽属于民主劳总,但却没有参加罢工。

现代汽车工会于20日拒绝加班、21日拒绝进行服务性工作,导致4500多辆汽车(相当于600亿韩元)的生产出现问题,而25日的部分罢工又导致2700多辆(370亿韩元)汽车的生产被耽误。当天的罢工导致起亚汽车华城工厂的850多辆汽车未能按时出厂,导致了120亿韩元的损失。双龙汽车预测将有160辆汽车不能按时出厂,并导致32亿韩元损失。3家汽车公司损失总计1182亿韩元。

这一生产延误事件成为汽车出口业的“绊脚石”。现代汽车负责人称:“本想依靠出口弥补内需不景气带来的损失,但如果工会全面展开罢工,不仅国家信誉会受影响,出口方面也将面临缺货危机。”虽然内需用汽车库存量很足,但不符合出口要求。因此,出口业将面临危机。

对于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而言,内需不景气导致国内销售库存分别堆积了30天和20天销售量。而库存定额为15天销售量,因此,如果罢工长期下去,内需领域也将受到影响。



孔鍾植 k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