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观点] 在Christie的韩国人

Posted March. 26, 2003 22:33   

한국어

在世界古董市场上流通的韩国美术作品的量少之又少。与Christie(克里斯蒂)一起分享国际拍卖市场的Sotheby’s公司曾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说中国古美术品的规模像‘大海’,那么日本就相当于“江河”,而韩国只能算是“小溪””。访问外国的著名博物馆时我们能看到,在亚洲国家当中给中国与日本的作品安排了宽敞的展室,而我们的韩国却连单独的展室都没有。真怀疑世人对于韩国文化的认识是不是也没有超出这一范畴?这不能不令人深感遗憾。

△几乎看不到我国古美术品的原因并不会是因为韩国的美术品量少,而是因为在19世纪60、70年代经济开发过程当中,将有保存价值的文化遗产过于简单地予以废弃处理。作为在世界市场上“量不足”的原因之一,还有我国比任何国家都严格限制将古美术品搬运到国外。这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国的时期等我国国力相当脆弱的时候被外国人抢走文化财产,回想当时的委屈,补偿心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在重新找回流失国外的重要文化财产时,我们以自豪的心情鼓掌的道理一样。

△但是我们也应记住我们的美术品不管是在韩国还是在外国,都是“韩国的”。这一事实是不改变。我们也应该想一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返回到国内的文化财产在完璧归赵后,究竟得到了多少爱护和关心?就在这一刻,还有许许多多国内的文化遗产因“优先开发”这一理论没能得到适当的保护而正在被毁灭或消失。若是国宝级等贵重的美术品在国外展示并起到宣传韩国文化的优越性的作用岂不是更好?

△最近,来自像Christie(克里斯蒂)或Sotheby’s公司等国外拍卖场的消息称,韩国古美术作品或像朴秀根这种近代画家的画正以相当高的价格卖出。虽然买下美术品的人的身份绝对是保密的,但据说其中有不少韩国人。也有消息称:为了抬高国内类似美术品的价格在国外拍卖场故意展开价格竞争。如果是这样,高额的成交价仅仅是韩国人之间的价格,而相关美术作品还是会再次回到韩国。让全世界都知道韩国的文化,提高韩国的地位,也许应该从打破我们的“固定观念”开始。

评论员 洪赞植 chansi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