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十幾歲青少年約會暴力激增……遮遮掩掩會引發數字犯罪

十幾歲青少年約會暴力激增……遮遮掩掩會引發數字犯罪

Posted May. 18, 2024 07:37   

Updated May. 18, 2024 07:37

한국어

就讀於首爾某中學初二年級的金秀研(化名)去年9月開始與高中生哥哥交往。從交往初期開始,男孩甚至自己挑選上傳到社交網絡平臺的的照片,幹涉非常嚴重。他還追究女孩不和自己在壹起時向社交媒體上傳的帖子,或者追問以前的戀愛,開始行使惡言和暴力。最終,兩人還發生了女孩不同意的性關系。直到今年3月女孩的老師向警方報案為止,這種“交往暴力”已經持續了半年多。

最近,醫大學生殺人犯等與交往暴力相關的暴力事件接連發生,10多歲青少年的交往暴力也在增加。據警察廳透露,10多歲交往暴力加害者從2016年的277人增加到2023年的534人,將近翻番。警方從2022年開始,除了訓誡、當場審判加害者外,只統計了刑事立案的加害者,因此預計實際事件會更多。

● 從舉報開始感到茫然的10多歲青少年交往暴力

10多歲的交往暴力因為“學生談什麽戀愛”的看法,很難告知受害事實。因為戀愛本身就處於“暗處”並被視為禁忌,所以受害者獨自苦惱、導致事件擴大的時候很多。金某事件也是教師以其他主題進行商談時掌握了交往暴力的情況。

韓國女性電話政策組長朴藝琳(音)表示:“如果問孩子們告訴周圍大人的最大困難是什麽,他們經常說‘怕對自己失望’、‘好像做了作為10多歲的人不應該做的事情’。”相比加害者行使暴力,認為“我不聽長輩的話談戀愛是原因”的青少年更多。

特別是,即使遭到性犯罪也不願讓父母知道而放棄報案的事例也不在少數。因為,如果警方進行調查,即使是受害者也要通知父母等法定代理人。“敞開明天”代表李賢淑(音)表示:“應該先向兒童福利專門機構等通報(調查情況),讓受害者得到適當的法律幫助。”

在受害者對舉報猶豫不決的時候,交往暴力演變成“數字性犯罪”的情況也很多。不僅是物理暴力,還威脅要散布交往當時壹起拍攝的照片和視頻等的事例接連不斷。“啊哈青少年性文化中心”部長鹹京鎮(音)表示:“現在的孩子們都有認證和記錄的文化。在(交往)緊密、親近的‘封閉關系’中,必然會出現更多的數字性犯罪。”

● “不要藏著掖著”“要制作手冊”

對10多歲交往暴力加害者也很難進行刑事處罰。如果沒有持續的跟蹤騷擾行為,就不能根據跟蹤騷擾處罰法進行處罰,而且很難證明交往當時形成的暴力和威脅等,而且如果加害者是10多歲的話,警察很多時候會用訓誡處理。

上個月在慶南巨濟,壹名20歲男性毆打同齡前女友致死的事件中,從高中開始交往的3年多時間裏,僅受理的暴力舉報就達11件。但是,隨著受害者全部表明不願處罰的意向而結束,或只是成為向警方“報告發生情況”。

專家們壹致認為,要想根除10多歲的交往暴力,不僅是受害者,加害者也要義務性地進行咨詢。啊哈中心部長鹹京鎮表示:“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或者明知這樣,也會覺得‘對我有什麽不利?’,繼續施暴。”他表示:“青少年時期要進行正常的咨詢矯正,這樣才能預防以後成年後發生的事故,從這壹點來看,現在是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有人提議,壹線學校不應該對學生之間的交往袖手旁觀,而應該制定應對“約會暴力”的相關指南。


金素敏記者 somi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