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也許美好結局》四十二歲獲獎證明藝術無關年齡資歷

《也許美好結局》四十二歲獲獎證明藝術無關年齡資歷

Posted June. 13, 2025 07:15   

Updated June. 13, 2025 07:15


“朴天休”這個名字對普通大眾而言並不十分熟悉。雖然在韓國音樂劇界已積累了相當的知名度,但其名氣尚不及演員們。許多人是在聽到韓國原創音樂劇《也許美好結局》(Maybe Happy Ending)於8日(當地時間)在美國戲劇界最高權威獎項“托尼獎”上榮獲六項大獎的消息後,才開始搜尋朴天休的履歷和作品。記者亦是如此。這與去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韓江(55歲)或2019年獲得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的導演奉俊昊(56歲)早已是大眾名人的情況有所不同。

然而朴天休的成就卻驚人地具有歷史意義。《也許美好結局》在托尼獎上橫掃了(最佳)音樂劇、(最佳)音樂劇導演、(最佳)音樂劇男主角、(最佳)音樂劇劇本、(最佳)原創配樂和(最佳)音樂劇場景設計六項大獎。這是韓國原創音樂劇首次獲得托尼獎。得益於此,韓國成為了包攬美國大眾文化最高獎四大獎杯——艾美獎(奈飛劇集《魷魚遊戲》)、格萊美獎(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奧斯卡金像獎(電影《寄生蟲》導演奉俊昊)以及托尼獎——的國家。

《也許美好結局》以未來首爾為背景,講述了兩臺被遺棄的機器人通過愛情與友情,逐漸發現“比人類更具人性”的情感的故事。雖然是小規模舞臺制作,但憑借情感的密度和敘事的精巧,該劇征服了百老匯觀眾。自2016年在韓國首演以來,該劇便獲得諸多好評,被認為“將人類孤獨與紐帶力量這壹普遍主題融入優美音樂之中”,但作為壹部韓國純粹原創戲劇,能壹舉奪得托尼獎六項大獎實屬難以輕易預料。

朴天休在韓國大學主修文藝創作後,曾擔任流行音樂作詞人,之後投身音樂劇界。據悉,他始終與既有音樂劇的賣座公式保持距離,專註於講述自己想講的故事。2013年,他憑借《蹦極跳》在韓國音樂劇頒獎禮上獲得最佳作詞•作曲獎,但尚不足以被稱為大師級人物。

朴天休在42歲獲得托尼獎,這算年輕嗎?至少並非史上最年輕。英國作曲家托比•馬洛(31歲)於2022年28歲時獲得了托尼獎最佳原創配樂獎。而美國作曲家兼作詞人阿道夫•格林(1914∼2002年)直到77歲高齡的1991年才獲得托尼獎最佳原創配樂獎,展現了晚年鬥誌。

歸根結底,重要的並非年齡或資歷。韓江於2016年獲得曼布克國際文學獎時,文學界曾有評價認為“在其他韓國文學大師尚未獲獎的情況下,預測韓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時尚早”。但僅僅8年後,她便成為了韓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韓國文化界仍在與“論資排輩”和“權威主義”的壁壘鬥爭。從業年限、所屬派系常成為評價標準的情況不在少數。此次朴天休獲得托尼獎,令年齡與資歷的界限黯然失色。它再次印證了“藝術不分輩分”的事實,證明了藝術的本質終究在於此刻此地能否新穎而深刻地打動人心。

今後,若能更頻繁地見到這般名不見經傳的藝術家登上新聞,該有多好。我內心懷著這樣的期盼:為自己貧乏的見識感到些許羞愧,去搜索那些不知名藝術家的名字,即使為時稍晚,也能更多地沈浸於其作品世界之中。我夢想著能懷揣更開放的心態走向觀眾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