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時隔4年重啟的韓中日會議……希望新冷戰的“緩沖外交”能成為出發點

時隔4年重啟的韓中日會議……希望新冷戰的“緩沖外交”能成為出發點

Posted May. 27, 2024 08:05   

Updated May. 27, 2024 08:05

한국어

由尹錫悅總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的韓中日領導人會議今天在青瓦臺迎賓館舉行。這是自2019年12月在中國成都舉行第八次會議後,時隔4年零5個月再次舉行會議。尹錫悅昨天下午與訪韓的李強、岸田分別在龍山總統室舉行了雙邊會談,討論了韓中、韓日之間的合作方案。總統室表示:“此次韓中日領導人會議將成為完全恢復三國合作體制並實現正常化的轉折點。”

事實上,在此次韓中日首腦會談上,沒有出現超越過去4年空白的具體成果。這是因為東北亞局勢的急劇變化,即最近韓國、日本和中國之間的關系處於最低點這壹現實。以新冠疫情開始的韓日與中國之間的斷絕,隨著朝核威脅的高度化、美中戰略競爭的激化、俄羅斯的侵略戰爭等各種地緣政治不利因素的交織,進壹步惡化。東北亞安保變得如此岌岌可危,其關系也變得冷淡起來。

因此,此次三國會議在長時間的空白期後重啟,其本身就有創造了溝通動力的意義。暫時擱置半導體等供應鏈問題、朝俄武器交易和朝鮮無核化、臺灣海峽緊張局勢等矛盾懸案,在氣候變化和災難應對等長期合作問題上尋找共同點也是出於這個原因。雖然這是此前的慣例,但在中國,不是習近平主席而是沒有實權的李強總理出席也是讓人難以期待的重要原因。

不過,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在洶湧的新冷戰對決氛圍中,韓中日三國將啟動“緩沖外交”,其意義重大。此次會議之所以重啟,是因為此前對韓日不斷敦促合作持消極態度的中國改變了態度。因為中國為防止同美國發生沖突,有必要改善關系,同時通過韓日兩國減輕來自美國的壓力。進而,韓日如果不想被美中霸權沖突的流彈所擊中,也需要與中國進行溝通。

韓中關系在現實中只能與美中關系聯動。此前,韓國只能加強對抗朝核問題的韓美同盟、韓美日安保合作,在壹定程度上迎合美日牽制中國的聲音。其結果,與中國發生了激烈的外交矛盾。但是,“韓美日對朝中俄”的對決是韓國應該避免的。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韓國應該展現出外交實力,而不是夾在美中之間的存在,而是要顯示作為緩和美中沖突、建立區域內合作機制的橋梁國家的外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