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煽動憎惡的政治必須在4月份退出

Posted January. 06, 2024 07:57   

Updated January. 06, 2024 07:57

한국어

“妳是在故意、故意誤導議會。”

英國議會下院蘇格蘭國民黨院內代表伊恩·布萊克福德2022年1月在下院會場上這樣批評時任英國首相鮑裏斯·約翰遜。下院議長林賽·霍伊爾多次要求他取消這句話,但布萊克福德沒有接受。他說:“如果首相得不到信任,甚至不能說出真相,那不是我的錯。”執政的保守黨方面出現了高聲吶喊。

“根據下院議事規則第43條,我命令妳立即離開下院會場。”

布萊克福德在霍伊爾的這句話還沒說完就離開了會場。當時,約翰遜涉嫌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的2020年在倫敦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為自己舉行生日派對,違反了防疫方針。

下院議事規則第43條規定,議長可以命令堅持不服從指示的議員退出會場。

霍伊爾之所以要求布萊克福德取消發言,是因為英國議會有禁止使用“非議會語言”的規定。下院禁止議員用“在說謊”“故意混淆事實”等發言互相指責。進入英國議會網站後發現,這種“非議會語言”包含了強盜、膽小鬼、傻瓜、老鼠、爪牙、背叛者等詞語。

2016年84歲的工黨下院議員丹尼斯·斯金納也根據該規定被趕出了會場。原因他稱時任首相卡梅倫為“說謊者”。

去年9月,國民力量黨議員太英浩在國會對政府質詢時,對共同民主黨進行了攻擊,稱“盲從共產極權主義”。隨後,樸英淳等共同民主黨議員用“垃圾”“附逆者”“赤色分子”等措辭攻擊了太英浩。

從韓國國會中出現的粗話來看,英國下院議員被趕出會場的根據“非議會語言”,甚至讓人覺得連粗話都算不上。

更大的問題是朝野政黨的粗話是將對方陣營妖魔化,煽動極端敵對感的憎惡語言。他們的語言加深了強硬支持層的憎惡心理。兩個極端的強硬支持層盲目相信自己陣營的極端主張,無條件詛咒對方陣營的話。從YouTube和社交媒體來看,這無異於政治內戰狀態。依靠這種政治兩極化,在政治上獲得最大利益的罪魁禍首就是散發憎惡語言的政治家。

政治家們通過憎惡的語言維持國會議員的地位。雖然對他們來說是良性循環,但我們的政治卻陷入了惡性循環。

國民力量黨壹名重量級議員表示:“媒體只強調刺激性的語言,執政黨議員們也故意選擇這種語言。即使不向媒體說壹句話,我也不想使用煽動憎惡的語言。”

共同民主黨壹名重量級議員表示:“所謂政治,就是即使進行批判和鬥爭,也要喝壹杯消除誤會。現在朝野議員中沒有這樣的人。只剩下對對方的詛咒。同黨也以消除政敵為由,不惜提供虛假情報。”

煽動憎惡政治的國會議員們是從哪裏來的?來自4年前議會選舉朝野政黨的公推。這是公推他們的國民力量黨和共同民主黨的責任。不要讓這些人再次在國會立足。要監視著,不讓他們蒙混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