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5年來韓國獨角獸企業比重減少壹半……只有解除限制性規定的枷鎖,才能重獲新生

5年來韓國獨角獸企業比重減少壹半……只有解除限制性規定的枷鎖,才能重獲新生

Posted June. 22, 2023 07:55   

Updated June. 22, 2023 07:55

한국어

據調查,引領革新的獨角獸企業(價值1萬億韓元以上的創業企業)的增長勢頭唯獨在韓國停滯不前。全國經濟人聯合會對美國市場調查企業CB Insights的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最近5年(2019年-2023年)全世界獨角獸企業從449家增加到1209家,而韓國僅從10家增加到14家。韓國獨角獸的比重從2.2%減少到了1.2%。

韓國獨角獸企業的成長性也有所下降,在世界獨角獸企業價值中,韓國企業的比重從2.1%降至0.8%。而且,為數不多的獨角獸企業集中在電子商務等部分行業也是個問題。世界上獨角獸最多的金融科技行業,韓國只有壹家企業,今後有望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醫療保健、數據管理、分析領域,壹家獨角獸企業也沒有。

韓國的創業及成長生態系統仍然貧瘠。由於被限制性規定所束縛,很難萌發革新的萌芽、用獨角獸結出果實。就像最近時隔4年被判無罪的乘車共享服務“乘車”(Ta誒a)的案例壹樣,在集中進行革新也不夠的情況下,應該與法律和制度、現有事業團體的矛盾作鬥爭。隨著非面對面診療法制化被推遲,遠程診療服務初創企業紛紛放棄事業。在線法律平臺“法聊”(Lawtalk)已經連續9年與大韓律師協會發生矛盾,但國會現在才開始討論修改律師法。

雖然引進了對革新事業暫時推遲限制的監管沙盒,但有人指出這只不過是“希望的拷打”。由於沒有實質性的規制改善,很多情況下不會延續到正式事業,而是在實證階段停滯不前。甚至有分析稱,全球100大獨角獸壹半左右的55個如果是在韓國開始事業,因為限制性規定無法成長為獨角獸。

世界主要國家為了培養獨角獸企業,不惜提供各種政策支援。法國總統親自出面宣布要將法國打造成“獨角獸國家”。因此,2017年獨角獸只有3處的不毛之地,但現在已增至26處。韓國也應該盡快整頓不符合時代的舊限制性規定,齊心協力讓資金流入風險企業。為了讓成為未來增長動力的創業企業能夠騰飛,現在應該解開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