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用人工智能感知校園暴力並報警”……學校、教師還有立足之地嗎?

“用人工智能感知校園暴力並報警”……學校、教師還有立足之地嗎?

Posted May. 10, 2023 07:42   

Updated May. 10, 2023 07:42

한국어

教育部昨天表示,為了預防學校暴力等校內犯罪和事故,將構建利用人工智能的管制系統。即,利用人工智能管理來訪者的移動路線,防止移動到未經批準的區域,提高災難發生時的應對速度。關於校園暴力,如果孩子們在衛生間辱罵毆打其他學生,聲音傳感器會感知到,並通知學校相關人士和學校專門警察出動。

校園暴力是給受害學生造成終生難以抹去的創傷的嚴重問題。但是預防校園暴力及引導、懲戒加害者不應以人工智能或警察為中心,而是應該以學校和教師為中心,考慮教育層面來進行的事情。因為學校既是學生最應該安全的空間,也是教育價值最優先的現場。學校的職責不是用人工智能監視學生,使其不能行使暴力,而是教育學生領悟不能這樣做並改進。令人懷疑教育當局是不是想把棘手的校園暴力問題推到“校外”,回避責任。

人工智能系統在防止校園暴力方面是否具有實效性也是個疑問。過去,校園暴力主要是在物理上毆打其他學生,但最近逐漸轉變為隱秘地虐待受害者的情緒。目前的現實是,在校園暴力形態中,語言、網絡暴力比身體暴力更多。發生校園暴力事件的場所也比校內多。這些都是人工智能視線所不及的地方。學校內的人工智能系統越是加強,學校外或網絡上的暴力就越有可能演變成“氣球效應”。

侵犯學生人權的問題也不得不令人擔憂。如果引進該系統,教師和家長可以實時確認學生的上學、放學時間和現在的位置等。如果學生跑樓梯時差點摔倒,人工智能就會發出提醒學生的信息。對於學生來說,只能感覺到他們生活在被監視壹舉壹動的“監視者”體制中。如果這些信息泄露到外部,將嚴重侵犯隱私。學校是教育學生培養具備自律性的個人作為市民素質的地方。不能只埋頭於“作秀”式的揭發和處罰校園暴力,犯下失去教育本分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