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斯皮爾伯格的復仇

Posted April. 12, 2023 07:59   

Updated April. 12, 2023 07:59

한국어

“我認為安妮•弗蘭克所說的‘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是正確的。”這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在推出《造夢之家》(The Fabelmans)後說的話。這裏他引用的安妮•弗蘭克是在充滿憎惡的情況下相信人類是善良的,寫我們熟知的日記的猶太少女。

年邁的斯皮爾伯格思念父母哭著制作的電影基本上是關於導演自己和他父母的自傳性故事,但部分講述了當代的人種情況。斯皮爾伯格扮演壹個名叫薩米的孩子。薩米和家人壹起從亞利桑那州移居到加利福尼亞,在高中因為是猶太人而遭受種族歧視。不用說語言暴力,身體暴力也經常出現。有人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崩潰了,但他並不氣餒。他也不會放棄制作電影的夢想。或許他擁有尼采所說的“有力量的意誌”。得益於這種意誌,他得以在畢業舞會上向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

他制作的短篇電影拍攝了同學們在海邊玩得開心的樣子。而且其中惡毒地折磨他的加害者首領最帥。知道自己對他做了多少壞事後,加害者對電影中再現的自己的樣子感到驚慌和驚訝,還以為是在取笑自己而生氣。但其實這並不是為了取笑。薩米沒有把折磨自己的加害者視為邪惡。只是希望那個朋友“哪怕5分鐘”也能喜歡自己。如果說這是電影的美學,那真是令人炫目的美學。

斯皮爾伯格相信,人類本質上是善的,就像安妮•弗蘭克所說的那樣。身為猶太人的他在講述慕尼黑奧運會恐怖事件的《慕尼黑》中,不以善惡二分法來看待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和猶太人暗殺者,而是關註他們人性的壹面。他不相信復仇的政治學。這就是他的電影整體上深邃、溫暖、且充滿希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