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構築尖端產業園區的國家對抗賽……只有“史無前例的速度”才能保證成功

構築尖端產業園區的國家對抗賽……只有“史無前例的速度”才能保證成功

Posted April. 07, 2023 08:01   

Updated April. 07, 2023 08:01

한국어

包括三星電子決定在20年內投資300萬億韓元在京畿道龍仁打造“尖端系統半導體集群”在內,政府上個月把全國15個地方定為國家尖端產業園區候選地,並計劃在上半年選定半導體、顯示器、充電電池等3個領域的尖端特化園區。借此機會,想要恢復衰退的地方產業生態界的全國地方自治團體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1964年制定了《出口產業工業園區開發組成法》,根據該法,九老工業園區於1967年成立後,韓國的產業園區壹直是支撐“出口韓國”的基礎。目前,1274個產團的12萬家企業中仍有230萬名工人工作。去年韓國出口的65%也來自產業園區。但是最近因出口急劇萎縮、人力嚴重不足,地方產業園區陷入了瀕死狀態。

去年1月制定的《國家尖端戰略產業特別法》有望成為升級老舊產業園區的契機。如果適用法律的尖端特化園區入駐企業就電力、用水、選址申請許可,地方自治團體必須在60天內決定是否批準。這壹期間過後,將被視為已得到許可,事業速度將加快。三星電子平澤半導體工廠設立拖延5年的輸電線問題、SK海力士龍仁半導體工廠被拖延超過1年的用水問題,可以防止再次發生。

在美中經濟霸權競爭、全球供應網重組中,世界各國為了在國內建立尖端產業的制造業基礎,正在展開速度戰。臺灣以臺積電等入駐的“新竹半導體科學園區”為首,正在將島內的主要據點改為產業園區。日本為了找回被韓國、臺灣搶走的半導體產業主導權,將花費5年的時間建設熊本縣半導體產業園區。生產歐洲產半導體的三分之壹的德國薩克森矽谷產業園區聚集了2500家企業,正在開創半導體生態系統。

構築尖端產業園區已成為關系到各國未來的國家對抗戰。哪個國家更快地完成產業園區,確保全球競爭力,為此政府和地方自治團體能放寬多少限制,投入多少支援,將決定勝負。充分提供在產業園區工作的年輕核心人才的能力,也是左右成功的核心要素。當年,韓國制造業從不毛之地出發,登上了存儲器半導體、顯示器世界第壹的位置。只有“史無前例的速度”才能保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