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那個女人生氣了》

Posted March. 01, 2023 07:39   

Updated March. 01, 2023 07:39

한국어

如果我們的女兒在很小的時候因為不得已的原因被領養到國外,會怎麽生活呢?雖然只是想象壹下就是壹件可怕的事情,但這種事情對某些人來說就是現實。 瑪雅•李•朗瓦德的《那個女人生氣了》就是關於那樣的女兒的故事。

朗瓦德的父母是韓國人,被丹麥父母收養,後來她成為詩人,將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思考的東西出版成了壹本題為《那個女人生氣了》的特別書。她是這麽開始的。“女人因為自己是進口貨而生氣。女人因為自己是出口產品而生氣。不僅是領養送走兒童的國家,領養機構也通過國家間的領養賺錢,這讓我很生氣。”這是對孩子被當作商品的現實感到憤怒。她從頭到尾反復說“好生氣”。足足有壹千五百多次。

她用時而激動時而精煉的語調講述令人不舒服的真相。她引用某人的話“領養孩子可以和子女被綁架相提並論”,對孩子們仍然被領養到海外的韓國現實感到憤怒。尤其對未婚媽媽生下的孩子大部分被領養的事實感到憤怒。雖然對領養自己的父母也很生氣,但是對送走孩子後胸口淤血的母親沒有機會接受心理治療也感到生氣。另外,對於“積壓在心中的憤慨”,對於“幾乎在死亡之前才決心治愈”的自己也感到生氣。畢竟,她的文章是為了治愈自己的傷痛。

詩人金惠順向我們提議,她發出的憤怒、絕望和怨恨的聲音“應該像塞倫的聲音壹樣,把身體綁在船舷上聽”。提議就像從戰爭中回來的奧德修斯用繩子捆住身體,聽著塞倫的歌曲壹樣,傾聽真實的聲音。也就是說,不要回避雖然是我們生下的孩子,但沒能撫養而送給別人領養的孩子,不,被賣掉的我們的女兒所遭受的傷害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