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音樂禮贊

Posted February. 22, 2023 07:43   

Updated February. 22, 2023 07:43

한국어

音樂只用抽象的聲音打動我們的心。它已經到了其他藝術體裁難以企及的地步。因此,正如沃爾特·佩特所說,“壹切藝術都在追求音樂的狀態”。被稱為東方《伊索寓言》的《列子》中,有這樣的音樂故事。

秦青和薛譚是師生關系。徒弟向老師學習唱歌,學到壹定程度後,自認為已經學到很多,於是向老師道別。老師沒有勸阻,在大路旁為徒弟送行,並唱起了歌。那首歌太傷感了,振動了樹林,停住了飄過的雲彩。徒弟看到這壹情形,感到非常慚愧。他意識到自己還相差甚遠,懇求留在老師身邊繼續學習。

老師給他講了名為韓娥的出色歌唱者的故事。有壹天,韓娥在某戶人家求取食物後,給唱了壹首歌。但在她離開後,壹連三天都余音環繞。就好像她還有離開、還在唱歌壹樣。那戶人家的梁上好像也留有歌曲的余音。不僅如此。後來,韓娥進了壹家客棧,有人對她說了侮辱性的話,她唱著傷心的歌離開了那裏。

但是,村民聽到她的歌聲後,都沈浸在悲傷之中,哭著三天吃不下飯。最後,人們前去追趕她,最終找到了她,向她道歉,把她請了回來。她壹唱歌,人們就忘記了悲傷,鼓掌歡舞。她用歌聲掌控了人們的情緒。

歌聲的力量,振動了樹林,遏止了行雲,不僅動人心情,還能讓房梁余音。雖然有些誇張,但它是在比喻,音樂達到最高潮就會這樣。僅憑聲音,就能抽象地再現喜悅和悲傷,甚至有安慰和治愈的功效,這種音樂奇跡是所有藝術都想達到的境界。我們有時依賴音樂,也是因為其驚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