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萎縮的“出口地盤”中國……東盟與印度有“出路”

萎縮的“出口地盤”中國……東盟與印度有“出路”

Posted January. 19, 2023 07:36   

Updated January. 19, 2023 07:36

한국어

被稱為“世界工廠”並帶動世界經濟的中國的增長引擎正在冷卻。中國去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比前壹年增加了3.0%。這遠遠低於中國政府的5.5%的目標值,而且還是1976年以後的第二低值。據悉,象征巨大內需市場和豐富勞動力的中國人口也在去年時隔61年再次減少。今年內將把“第壹人口大國”的位子讓給印度已成定局。

中國的增長率暴跌是徹底的封鎖、隔離的“新冠清零”政策和全球供應網重組等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雖然今年多少會有所恢復,但很多人評價說,從長期來看,增長率遇到了很難超過5%的結構性局限。中國經濟達到頂峰、即將進入下坡路的“巔峰中國(Peak China)”理論也備受關註。

中國的增長勢頭放緩不僅對世界經濟,對韓國經濟也是很大的危險因素。雖然比重有所減少,但中國仍然是占韓國進出口近四分之壹的最大貿易國。據韓國銀行推算,如果中國的增長率下降1個百分點,韓國的增長率將下降0.15個百分點。就是這個原因,壹旦中國不是暫時性的增長放緩,而是陷入結構性低增長的情況,為了進行應對,應該積極制定對策。

首先,要降低對中國的過度依賴,積極謀求市場多元化。東盟和印度等可以成為替代方案。雖然對華出口自去年6月以後連續7個月減少,但對東盟十國和印度的出口去年卻呈現出兩位數的增長率。人口超過6億的東盟是年輕、充滿活力的消費市場,也是代替中國的生產基地,備受關註。印度將成為世界第壹人口大國,預計到2027年將超過日本和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大國。積極參與半導體、電池等美國主導的尖端產業的全球供應網重組也可以成為解決方法。

此前,韓國壹直把追求史無前例的高速增長的中國當作過橋石,共同成長。但是,在中國不再是祝福、而是可能成為負擔的情況下,無法利用過去的簡單解決方法。即使從現在開始,也要冷靜地勾畫出新的經濟藍圖。如果以赤手空拳開拓海外市場的迫切感尋找新的市場突破口,危機將成為另壹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