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肉鐸

Posted October. 22, 2022 07:38   

Updated October. 22, 2022 07:38

한국어

山上有廟,廟裏有木魚。看到大木魚迎著山風搖晃的樣子,不得不感到驚訝。山上是什麽魚。魚和佛是什麽關系?有人說是因為古老的魚傳說,也有人說是因為要像魚壹樣不閉上眼睛,要精進。如果這條木魚變小變圓,就會成為我們所知道的木魚。因此,僧人們敲打的木魚來自遙遠的過去,是來自遠海的魚。

 難道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嗎?在看著木魚想起魚的我們面前,詩人裴漢峰提出了相似而又完全不同的想法。他從魚身上撈起的不是木魚而是“肉鐸”。清晨的魚販場,活生生的魚兒們上岸後蹦蹦跳跳了起來。用全身敲打地面發出聲音,就像用身體敲打的木魚壹樣。人生最悲慘的時刻是最痛苦的時刻,是最想活下去的時刻。那時候不能做的事情不會很多。只能拼命掙紮。詩人無法把魚兒蹦蹦跳跳的淩晨表現為充滿活力的市場或湧上來的生命力。因為在觸底的全身的敲擊聲中看到了自己。

 我們在詩裏看到魚,卻沒有只顧著看魚。詩裏沒有腥味,而是充滿了眼淚味、人味、汗味。我今天第壹次聽到“肉鐸”這個詞,感覺已經知道了,看到了,經歷了。雖然看似是別人的故事,但最終回到我的故事,這就是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