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必要的答案就在我們之中

Posted May. 23, 2022 07:55   

Updated May. 23, 2022 07:55

한국어

“人生是從‘我’開始,走向‘我們’的漫長旅程。”―出自約翰•彭伯西的《人生》中

 在該書的原題《To Bee or Not to Bee》中,似乎聽到了苦惱的哈姆雷特的聲音,似乎聽到了爲裝滿蜜槽而努力采蜜的工蜂巴茲振翅的聲音。工蜂們的工作似乎永遠不會結束,因爲感覺人生正在被某人奪走,巴茲被生活的無聊所束縛。

 但是,他身邊有老師伯特。他爲巴茲提供“幸福不是追求而獲得的,而是順帶送來的禮物”、“最偉大的禮物是今天”等建議,因此巴茲才能埋頭工作。事實上,在伯特和巴茲的對話中,如果將主語“蜜蜂”換成“人類”,這一切聽起來就像我們的故事。但是因爲伯特的死,巴茲離開了蜂巢,向著更廣闊的世界飛去。就像懷著“飛得最高的鳥兒看得最遠”的信念高高飛起的理查德•巴克的小說《海鷗之夢》的主人公喬納森一樣。但是與喬納森不同,巴茲看到新世界後又回來了。而且無法理解其他同僚工蜂的理由是因爲對人生的接近方法不同,領悟到自己與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比差異點更多的事實。

如果超越自己的恐懼和弱點的力量逐漸積累,就會成爲持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力量。巴茲認識到穿透岩石的水滴的潛力不是強大的力量,而是持續性,通過這些努力,工蜂的世界正在發生變化。巴茲說:“知性的力量來自于對不同之處的感知,而感性的力量來自于對相似之處的認識。”看著巴茲的旅程,讓我們再次銘記伯特所說的“通往外部的唯一道路在于內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