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生與死的循環

Posted May. 12, 2022 07:44   

Updated May. 12, 2022 07:44

한국어

出生的一切生命終有一天會死去。 雖然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但真正面臨死亡時,誰都會害怕。芬蘭畫家阿爾伯特•埃德費爾特在25歲青年時期,以死亡爲主題畫了一幅畫。之後這幅畫還在巴黎沙龍展上展出過。爲什麽異國的年輕畫家偏偏選擇了死亡主題呢?畫作在沙龍上得到了怎樣的評價?

 埃德費爾特出生在芬蘭南部美麗的漁村波爾沃並在那裏長大。20歲左右他前往巴黎,在那裏修學,以畫家身份活動,但一到休假季節就回來,把故鄉的風景和人們的面貌記錄在畫幅上。這幅畫也是以波爾沃近郊海濱爲背景畫的。

 讓人聯想到電影中的某個場面的畫面中,船上馱著兒童棺材移動的6個人登場。看似家人的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忍受著深深的悲傷。身穿黑色喪服的左邊的奶奶臉部扭曲,旁邊的女人將視線轉向遠海。劃槳男人們的表情也非常嚴肅。中間的少女看起來比任何人都悲傷。她一只手緊握著鮮花,似乎還沒有做好送走家人的准備。埃德費爾特之所以選擇以“家人的死亡”爲主題,可能是因爲這是他自己親身經曆的內容。他也是因爲小時候失去了父親,所以比任何人都清楚失去的痛苦,因此與獨自留下的母親維持了一輩子的深厚關系。在離開家的時候,他寄了數百封信回來,擔心母親,照顧母親。

 完成的畫作在1880年的沙龍展上展出,受到了好評。作爲芬蘭畫家,他首次獲得了三等獎。法國批評家們毫不吝惜地稱贊道:“沒有過分傷感地表現家人的死亡,而是表現出了被當作生與死的循環的一個家庭的高貴面貌。”畫家似乎也想著死亡,勸人們盡情地愛身邊的人。美術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