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徐志摩《再別康橋》

Posted April. 06, 2022 08:01   

Updated April. 06, 2022 08:01

한국어

藝術教人款待。因爲前提是對不同、陌生的東西的熱情接待。中國詩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康橋即英國劍橋)是一首充分體現藝術所具有的這種屬性的詩。

 這首詩就像題目暗示的那樣,唱出了詩人重新來到康橋後離開時感受到的戀戀不舍的情感。李陸史詩人在1941年《春秋》6月刊中高度評價了徐志摩,並這樣翻譯了這首詩的第一聯。“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樣開始的詩雖然想成爲平靜的康河的水草,但是把充滿回憶的那個地方暫時抛諸腦後,把遺憾的心情寫進了中文的韻律中。

 對于徐志摩來說,康橋是一個珍貴的空間。這裏曾經是他愛過某個女人的地方,也是將專攻經濟學的他引向文學的地方。他在那裏閱讀了雪萊、基茨、沃茲沃思等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受到了深遠的影響。其結果是寫了很多詩,正如李陸史詩人的診斷一樣,他很快成爲了中國現代詩的支柱。因此,中國和英國分別用中國大學、英國大學來紀念他的詩。中國教科書中收錄並朗誦了他的詩,劍橋大學校園中則豎立著寫有他詩最後一聯的詩碑。“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正如80年前把這首詩翻譯成韓語的李陸史詩人的告白一樣,這首詩的“韻律和格調很難移植到韓語中去。”這時通過YouTube聽很好地體現漢語之美的加拿大人馬克•羅斯韋爾的朗誦,會有一些幫助。在這首美麗的詩中,陌生的國家、陌生的城市是款待的對象。這就是爲什麽在極度反目、仇恨甚至戰爭肆虐的時代,拿出徐志摩的康橋詩來閱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