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吃之罪」

Posted March. 16, 2022 07:54   

Updated March. 16, 2022 07:54

한국어

那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是國王示範耕地、祈求豐收的日子。國王的犁是用金子裝飾的,大臣的犁是用銀子裝飾的。國王抓住犁頭出發後,大臣們也隨即出發。這是一次華麗的儀式。但在田野上勞作的農民們的樣子與華麗相去甚遠。他們的身體瘦削。天氣炎熱,農夫氣喘籲籲,牛也氣喘籲籲。牛被鞭子打得皮開肉綻,拉著犁。土地被犁翻,蟲子們蠕動著出來了。於是,鳥兒們飛來,爭相啄食蟲子。

  一個12歲的少年專註地看著這一場景。他是這個國家的太子。他感到心疼。有人過著豪華的生活,有人裸著上身在烈日下耕地,過著農夫的生活,有人過著穿著鼻環被鞭打的牛的生活,這讓他痛苦不已。活物之間吃與被吃,殘酷的食物鏈讓他更為難過。這是有關釋迦牟尼幼年時期的軼事。潘七煥(音)詩人的《吃之罪》是一首簡短的詩,部分喚起12歲少年悉達多幾千年前感受的心情。

  「給幼崽抓來草蟲的斑鶇/被老鷹抓走了/好不容易才脫掉外殼晾幹翅膀的蜻蜓/被翠鳥一口吞掉了/松鼠啃掉了上午長出的幼苗/但是沒有遺屬夢想著要報仇/因為都有吃的罪/悲傷無比,也是寂寞的綠樹林裏的事情。」

  小鳥捕食從翻土中出來的蟲子,老鷹捕食吃掉草蟲的斑鶇,這不是誰的錯。哪有不吃或不被吃掉的存在。他們之所以沒有夢想著相互報仇,是因為這是自然的法則。詩人望著樹林裏發生的事情所感受到的心情,離悉達多12歲時的心情似乎不遠。在這種憐憫的感情中,誕生了詩歌,也誕生了宗教。 文學評論家、全北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