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國內美術館是如何收集2000年以前的海外作品的?

國內美術館是如何收集2000年以前的海外作品的?

Posted February. 09, 2022 07:55   

Updated February. 09, 2022 07:55

한국어

1988年,韓國社會因舉辦首爾夏季奧運會而達到高潮。美術界也不例外。這是因爲政府大力標榜“文化奧運會”。韓國美術進軍海外市場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海外作品流入也開始越來越多地流入國內。

 正在國立現代美術館清州館舉行的“用美術走向世界”是觀察從1970年代到2000年美術館是如何收集國際美術作品的展覽。屆時將展示96名不同國籍的海外作家的雕塑、素描、繪畫等104件作品。

 國立現代美術館學藝研究師李孝珍(音)表示:“出品作品在作家的國籍和制作時期等方面共同點較少,因此首先劃分了收集的時代,然後再單獨欣賞作品。”

 除李健熙收藏品外,美術館的共8785件收藏品中,海外作品有925件。其中占72%的668件是在2000年之前收藏的。因爲美術館從20世紀80年代到2000年集中增加了對海外作品的收藏。隨著對貧乏的收藏品的批評不斷,捐贈並沒有受到限制,以1988年首爾奧運會爲起點,大規模捐贈的影響很大。生前,白南准作家還安排購買美國流行藝術作家安迪•沃霍爾、保加利亞出身的裝置藝術家克裏斯托•亞巴切夫的作品。

 初期確保海外作品是根據外交關系或與特定作家的交情實現的。此次展覽介紹的中國作家劉藝钊的《空山不見人》(1978年)就是其中的代表。這是劉藝钊1978年在首爾舉辦展覽後捐贈的,是美術館的國際美術收藏品1號。

 在此次展示會上,現代美術館會還將展示1991年捐贈的英國大師大衛•霍克尼的《大峽谷南緣有鐵軌,1982年10月》(1982年)和法國作家讓•梅薩吉的強烈色彩對比和律動感突出的繪畫作品《讓•巴蒂斯塔•提埃波羅和文森特•梵高的相遇》(1987年)。《讓•巴蒂斯塔•提埃波羅和文森特•梵高的相遇》是在作爲首爾奧運會的附帶活動舉行的“世界現代美術節”上,通過美術館舉辦的“國際現代繪畫展”得到捐贈的。

 李學藝研究師表示:“在首爾奧運會舉辦之前,美術館的收藏能力有限”,“隨著世界化的發展,在國內舉辦的海外作家展覽增加,美術館收藏海外作品的機會也增加了。”接著她補充道:“美術館也在1992年表示‘不接受無償捐贈’後,一直在購買作品。”該展覽將持續到6月12日。免費參觀


金泰彥記者 bebor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