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中秋長假期間,因放寬防疫而面臨考驗的“與新冠病毒共存”

中秋長假期間,因放寬防疫而面臨考驗的“與新冠病毒共存”

Posted September. 04, 2021 07:32   

Updated September. 04, 2021 07:32

한국어

從下周起,首都地區的餐廳、咖啡廳、家庭將允許舉行包括新冠疫苗接種者在內的6人聚會。餐廳、咖啡廳的營業時間也將延長到晚上10時。在非首都地區,包括完成接種者在內,允許8人聚會。政府昨天表示,將從6日起將現有的保持社交距離措施(首都地區4級、非首都地區3級)延長4周,並調整上述部分標準。尤其是,在中秋節前後的一周時間裏,包括完成接種的4人在內,最多可以舉行8人的家庭聚會。

在保持高強度社交距離的同時,適用疫苗接種獎勵製度,放寬部分標準的新防疫方針,可以看作是走向“與新冠病毒共存”的謹慎起步。在不知道新冠疫情何時結束的情況下,普通百姓的經濟困難和醫療人員的疲勞已經達到極限。因此,政府認為,相比當天新確診患者,有必要以重癥患者或致命率為中心轉變防疫體系,並提前恢復國民的日常生活。

但是要走的路還很長。正式進入“與病毒共存”取決於疫苗接種率的提高。疾病管理廳廳長鄭銀敬表示:“完成80%的成人接種”是實施的前提條件,但完成接種者還停留在30%出頭。況且,雖然抑製了急劇的流行增加,但近兩個月來,新確診患者一直保持著四位數。移動量增加的中秋長假也有可能成為進一步擴散的起點。這就是要帶著特別的警戒心度過今年中秋關口的原因。

為了走向“與病毒共存”,防疫當局首先要仔細製定供需日程,確保疫苗接種不出現差池。按照目前的目標,80%的接種工作要到10月末才能完成。如果再推遲,能否承受堆積如山的社會不滿還是個疑問。應該盡快重新整頓以危重患者為中心的醫療體系,製定輕微患者居家治療的指導方針等周密準備。

疫情要求每個國民承擔更大的責任。“與病毒共存”並不意味著基本的防疫守則的消失。接種疫苗固然必須,但仍然沒有比口罩更強有力的盾牌。為了自己、家人和鄰居,承受一定程度的不便,才是“與病毒共存”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