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達爾文研究藤壺的算計

Posted October. 12, 2020 07:44   

Updated October. 12, 2020 07:44

한국어

  在海邊有巖石的地方,經常能看到的是藤壺。雖然只有指甲蓋那麼小,但粘著力卻非常強,用腳踢也踢不下來。因此,在全世界隨處可見,與常見的東西相比,沒有什麼用處。除了能提鮮以外。但是有研究這種藤壺長達8年的人。世上沒有什麼事可做,研究它8年嗎?

 但是這個“似乎無所事事”的人卻很意外。因為他是提出進化論的查爾斯·達爾文。達爾文花了8年時間研究藤壺?是的。所以達爾文的傳記作家和科學史家們都很好奇。著名的生物學家史蒂芬·傑伊·古爾德也是如此。更何況,達爾文埋頭於藤壺的1846年至1954年,距離壹出版就引起巨大爭議的《物種起源》出版時間(1859年)並不遠。考慮到他20多年來對這本書的核心——“物競天擇”概念的深思熟慮,他是在非常重要的時刻做了別的事情。

 是不是因為太頭疼了,暫時東張西望?但是,從東張西望來看,結果並不尋常。達爾文1851年和1854年出版的兩本書超過1000頁。

 為什麼會這樣呢?科學作家大衛·誇曼在《生活在野外》壹書中指出,達爾文的這種“外遇”是有原因的。這是為了發表進化論這壹巨大理論的事前工作。

 眾所周知,當時是相信神創造世界的維多利亞時代。而且達爾文並不是壹個很有名的學者。現在也是這樣,如果並不出名的人提出違背常識的主張會如何呢?會不會像等待已久地送上掌聲?恰恰相反。大家都會無視、不予理睬。相比看他發表的內容,更看他的知名度和出身。達爾文也知道這壹點,所以在萌生“物競天擇”理論後,也擱置了20多年,而且是在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也寄來了具有同樣想法的信件後,才急忙付諸發表。

 不太善於社交的達爾文似乎制定了自己的“戰略”。他想通過“藤壺計劃”首先獲得學界的信賴。他的判斷是正確的。書籍出版後,雖然只是極少數,但也出現了認可他的人,這壹點之後大有助益。古爾德稱,達爾文在研究藤壺的過程中發現了明顯的“進化證據”,但卻悄悄隱過不提。為了更大的事情,他沒有草率公開。古爾德將此稱為“達爾文的推遲(Darwin's delay)”,意思是很好地發揮了為了未來而隱忍的耐心。

 對於達爾文而言,研究藤壺的8年只有樂趣嗎?也有可能是乏味和枯燥。但是多虧了戰勝了這壹點,為未來鋪平了道路,才成就了大事。事實上,何嘗不是如此呢?無論是學習、技術還是事業,只有戰勝枯燥乏味的過程,打下基礎,才能實現我們想要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