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悲劇產生的經典之作

Posted April. 23, 2020 07:30   

Updated April. 23, 2020 07:30

한국어

  在悲劇面前,藝術家能做什麽?《格爾尼卡》或許是巴勃羅·畢加索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作為立體派的先驅,畢加索只畫女人的裸體畫,而他卻憑借這幅畫就成為最著名的反戰畫家。是什麽使他成為反戰畫家?

 1937年1月,西班牙政府委托當時居住在法國巴黎的畢加索繪制同壹年巴黎萬國博覽會西班牙館的壁畫。起初,畫家茫然不知該畫什麽。在早期的素描中,他畫的是壹幅畫家自己在工作室裏與靠在沙發上的裸體模特在壹起的畫。這是他壹生中持續創作的最熟悉的主題。不久,他的祖國發生了可怕的悲劇。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內戰正酣,納粹轟炸西班牙北部小鎮格爾尼卡,造成1700人喪生。大多數遇難者是婦女和兒童。對祖國的噩耗感到憤怒的畢加索立即前往畫室拿起了筆。主題改為反戰。這部長近8米的巨作僅用35天就完成了。

 畫中,抱著死去的孩子吶喊的女人、手持折斷的刀倒下的士兵、受傷後嚎啕大哭的動物、哭泣的女人、斷肢的屍體等在戰場上隨處可見的慘烈場面交織在壹起。立體派風格的黑白色調的巨大畫面,既詭異,又具有生動傳達戰爭悲劇的號召力。畫在巴黎展出後,經過世界巡回展覽,成為反戰的象征。對只描繪繆斯的畢加索產生反感的人們也在《格爾尼卡》面前表達了敬意。二戰期間巴黎被納粹占領時,壹名納粹軍官來到畢加索的工作室,看到《格爾尼卡》的照片問道:“這幅畫是妳畫的嗎?”畢加索回答道:“不是,是妳們幹的。”他的回答屬實。因為如果沒有格爾尼卡的悲劇,繆斯的畫家畢加索完全沒有理由成為反戰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