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跨國企業紛紛進行結構調整,但韓國卻逆流而行

跨國企業紛紛進行結構調整,但韓國卻逆流而行

Posted January. 21, 2019 07:43   

Updated January. 21, 2019 07:43

한국어

新年伊始,世界範圍內就刮起了裁員之風。繼美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最近向員工宣布裁員計劃後,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18日宣布裁減7%的正式員工。而在汽車行業,去年年底美國通用汽車決定進行大規模結構調整,停止7家工廠的運轉,裁減1.5萬名員工,日本的豐田、日產,大眾、捷豹、路虎等汽車公司也同時采取了“瘦身”舉措。

跨國企業之所以進行如此先發制人的結構調整,是因為擔心世界經濟蕭條,而且由於第四次產業革命等產業模式的變化,急需對未來進行準備。通用汽車的首席執行官瑪麗·巴拉表示:“汽車產業正在迅速轉變為電動車或無人駕駛汽車等”,“應該提高長期利益和創造銷售的能力,適應市場變化。”因此,通用汽車將減少汽油車的開發和生產領域,並將軟件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增加兩倍。

韓國的情況與世界趨勢截然不同。創下歷史最佳業績的豐田果斷進行了將管理人員減少壹半的組織改編,通用汽車在創造歷史最佳業績的第二天宣布將進行大規模結構調整,而業績不佳的現代汽車卻被強硬的工會抓住壹動不敢動。別說是結構調整,即使想轉移生產線,如果沒有工會的同意,也將壹事無成。

不僅是現代汽車。韓國企業因為運身的空間小,很難主動應對挑戰。由於僵硬的制度和強硬的工會,無法進行先發制人的結構調整,未雨綢繆則根本想都不敢想。據韓國經營者總協會最近對252家企業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72.2%的企業擔心“勞資關系會比去年更加不穩定”。經濟停滯導致企業經營業績惡化,但工會和社會的要求卻越來越高,使得勞資關系趨於不穩。

企業受到的壓力是,根據政府的方針,非核心領域也要轉換為正規職。去年三星電子、LG電子等直接雇傭了數千名職員,這也會成為長期的負擔。因為經濟不景氣就裁員,這不是本事。但是,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企業要想生存下去,必須發揮經營的自律性。

今年以來,政府和執政黨爭先恐後地會見企業界人士,並走訪企業現場,努力搞活經濟,創造就業機會。不能光在嘴上說“有利於創業的環境”,應該首先整頓束縛企業的制度和環境。其他國家的企業在大展拳腳的時候,把繩子纏在腳腕上進行兩人三腳的比賽,企業自身的生存只會變得不透明。說不定需要擔心,本來是想“壹起過上好日子”,壹不小心卻成了壹起玩兒完。